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42篇 |
免费 | 1097篇 |
国内免费 | 107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80篇 |
丛书文集 | 548篇 |
教育与普及 | 8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4篇 |
现状及发展 | 375篇 |
综合类 | 16708篇 |
自然研究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309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205篇 |
2017年 | 274篇 |
2016年 | 330篇 |
2015年 | 422篇 |
2014年 | 655篇 |
2013年 | 490篇 |
2012年 | 886篇 |
2011年 | 1000篇 |
2010年 | 867篇 |
2009年 | 1042篇 |
2008年 | 1013篇 |
2007年 | 1311篇 |
2006年 | 1146篇 |
2005年 | 983篇 |
2004年 | 883篇 |
2003年 | 782篇 |
2002年 | 646篇 |
2001年 | 539篇 |
2000年 | 508篇 |
1999年 | 506篇 |
1998年 | 317篇 |
1997年 | 321篇 |
1996年 | 256篇 |
1995年 | 244篇 |
1994年 | 215篇 |
1993年 | 205篇 |
1992年 | 196篇 |
1991年 | 175篇 |
1990年 | 136篇 |
1989年 | 124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66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带有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为了改进C~2R模型反映决策单元相对信息不完全的不足,提出了参数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讨论了这个模型的有关性质,给出了阔值和有效值的概念.经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这两个值可更好地反映决策单元的相对信息. 相似文献
92.
固液体系中蛭石吸附Cu^2+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等温条件下初始Cu2 浓度范围为25~300 mg.L-1,蛭石浓度范围为20~100 g.L-1的水溶液体系中蛭石吸附Cu2 的动力学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蛭石对Cu2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速率在吸附反应开始的2 h内很高,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在12 h左右接近于零.溶液起始Cu2 浓度和吸附剂浓度对吸附速率影响显著,随起始Cu2 浓度增大,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起始吸附剂浓度增大,吸附平衡时间缩短.提出的蛭石-Cu2 吸附动力学方程在样本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3.
利用改进的精细积分法求解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精细积分法求解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时会出现奇异矩阵的情况,对精细积分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精细积分法对Jeffcott转子模型系统的瞬态响应进行分析。算例与仿真实验论证了改进方法求解转子瞬态响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
以纳米二氧化硅吸附和分散FeCl3.6H2O,采用旋转蒸发-高温还原法合成出Fe/SiO2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使用SEM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Fe/(SiO2 Fe)(物质的量比)为17.5%时,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直径为30~50nm的多壁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95.
以钛酸钠晶须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Na2Ti3O7,用浸渍法制得H3PW12O40修饰的复合光催化剂H3PW12O40/TiO2/Na2Ti3O7.SEM图表明产品的包覆情况良好,UV-Vis光谱显示产品的光响应增强.在自制的光化学反应器中,用一定浓度的孔雀石绿作为底物进行光催化脱色实验,通过光强度、pH值、曝气量、底物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对脱色率的影响,考察产品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型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浓度为12.5 mg·L-1孔雀石绿在250 W中压汞灯下光照60 min脱色率可达到94.23%. 相似文献
96.
本文利用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nO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既反应时间2.0h,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1.0%,酸醇比为1∶2,验证实验产率为96.7%,且该实验反应时间短,无腐蚀无污染,催化剂可回收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7.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温和的条件下合成高产量的、均匀的、单分散的硫化银纳米粒子的方法.该化学方法采用硫脲作硫源和稳定剂,室温下与硝酸银反应一步即可获得Ag2S纳米粒子,因而不需采用任何模板和基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产物为单斜相的硫化银,TEM可以看出产物为直径约为50±10 nm左右的球状纳米粒子.XPS分析表明产物中Ag为 1价而S为-2价,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AgS = 10.489.UV-Vis观察到合成的硫化银纳米粒子在292 nm处有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98.
采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金鱼的IGF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金鱼的IGF2基因共包括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606 bp,编码201个氨基酸;编码序列与斑马鱼有85%一致性;蛋白质序列与斑马鱼的有80.9%的一致性.RT-PCR证明金鱼IGF2基因在鳃、心脏、肾、肌肉、尾鳍、雌雄性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99.
制备了一种纳米氧化铝/石墨烯(Al2O3/Gr)复合膜修饰的对硫磷电化学传感器,用电子扫描显微技术(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硫磷(PT)在复合膜及单层膜修饰的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p H为5.2的醋酸缓冲液中开路富集2.5 min时,PT的还原峰电流最大。在优化实验条件下,PT的还原峰电流ipc与其浓度在0.05~60μM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c(μA)=5.666+0.693 7 c(μM),R=0.996 4,检测限可达20 n M(S/N=3)。该传感器稳定性好、重现性佳,且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用加标回收法测量新鲜小白菜样品中PT含量,回收率在94.5%~101.0%,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