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本文采用沸水提取桑叶,水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富集,然后用80%的乙醇洗脱,对桑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对提取物进行水解,进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证实桑叶含有黄酮甙,其甙元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试验表明桑叶中总黄酮甙含量为1.26%,上述工艺所得精制桑叶总黄酮中总黄酮甙含量为44.15%。  相似文献   
82.
为探究枸杞贮藏过程中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以枸杞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因素对枸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在优化条件下研究不同年份枸杞总黄酮含量及理化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发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即浸提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2.5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发现枸杞总黄酮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为枸杞总黄酮的开发利用和快速鉴别枸杞新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对傣药决明属植物神黄豆(Cassia agnes Brenan)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傣药神黄豆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1~9为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将其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1),桑色素-3-O-α-鼠李糖苷(2),山奈酚(3), 5, 7, 3′, 4′-四羟基黄酮(4), 3-甲氧基槲皮素(5), 3, 5, 7, 3′, 4′-五羟基黄酮(6),表阿夫儿茶精(7),表儿茶素(8),表儿茶素-(4β→8′)-表儿茶素(9),原儿茶酸(10).其中,1~6、8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4.
槐(Sophora japonica)豆荚用甲醇提取,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山柰酚(1)、山柰酚3-O-β-槐糖苷(2)、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葡萄糖苷(5)、染料木素(6)、染料木苷(7)和槐属双苷(8)。其中,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离得到,化合物2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5.
为鉴定血红铆钉菇中营养成分,进一步探讨其总黄酮提取工艺。以血红铆钉菇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首先通过碱溶酸沉法和索氏提取血红铆钉菇总黄酮,利用薄层色谱鉴定总黄酮物质的性质和纯度,进一步研究提取试剂、温度、时间和固液比等单因素条件对血红铆钉菇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血红铆钉菇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为粗粉颗粒40目、提取试剂pH为9、固液比1∶1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结晶时滤液pH为3、时间4 h,最终得率为9.5%。本文评价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碱溶酸沉法提取血红铆钉菇总黄酮物质的提取条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国不同地区采购的22批次桑叶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进行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以及含量试验。结果显示: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检测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表明检测仪器与操作符合精密度的要求;不同产地桑叶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安徽亳州、四川绵阳、广西玉林地区采集的桑叶中黄酮总量较高,其次是河南商丘、浙江桐乡、江苏泰兴、湖北襄阳,而湖南邵阳桑叶的黄酮总量最少,提示不同产地桑叶中黄酮的含量有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操作简便、稳定性及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87.
用苯酚和甲醛在碱性介质中合成甲阶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木材用胶粘剂,目前已有较完整和成熟的配方及工艺.但是,用甲基α-D-葡萄糖甙母液改性这类树脂胶粘剂尚属首例.经过大量实验室探索研究和工业化试验,其产品性能经国家人造板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表明,该种改性酚醛胶粘剂,既能保证酚醛胶粘剂原有的优点,其胶接性能达到国家标准,又可大幅度降低原材料成本.此外,胶粘剂的贮存稳定性也相应得到改善,并且还开发了甲基α-D-葡萄糖甙母液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
薄层扫描测定银杏叶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效硅胶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醚-甲酸-乙酸乙酯的上层,分离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扫描测定后再次展开,以氯仿-甲醇-水下的层-乙酸,分离槲皮甙、异鼠李甙,用日本岛津CS-9000型双波托薄层扫描仪进行直线扫描,在波长370nm处测定了银杏叶5种黄酮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9.
用银杏黄酮口服液对57例心脑血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服用一个疗程后,症状大多数明显改善,静息心电图和脑血流图总有效率为57.7%和57.1%,并能明显提高HDL,降低血液粘度,证实了银杏黄酮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认为银杏黄酮具有药品和保健的双重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0.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103)可将人参皂甙Re降解为其次生甙,经28℃振荡培养6~120小时,此种降解力最强,其降解最佳pH为4.0~5.0,在发酵液中添加5%蛋白胨或1%Tween80均可提高黑曲霉降解Re的程度.经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后,我们获得一株具高降解Re能力的变异株AU_(12),可降解Re形成两种次生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