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9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通过12次块双钢筋砼大型屋面板和3块普通Ⅱ级钢筋砼大型屋面板的对比试验。研究双钢筋砼大型屋面板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双钢筋砼大型屋面板受力性能良好,可用于大跨度的大型屋面板中。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2.
概要介绍国内外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研究的现状,并对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3.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已开始在我国工程中得到应用,但有关它的内力重分布问题至今尚无人进行试验及研究.作者进行了5根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试验,并与普通热轧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进行了对比.本文介绍这些试验结果,并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种结构弯矩调幅限值建议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可靠度分析,是以塑性理论为基础确定双向板及其支承梁的主要失效机构,采用一般界限法和概率网络估算技术法计算该结构体系可靠度.根据可靠度计算结果,文中提出有关设计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5.
根据曲线配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特点,将梁分成若干微段,每个微段的刚度、曲率均可变.各个微段的普通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可以根据平截面假定计算,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应力可以根据整体变形协调条件计算.编写的计算程序能够对曲线配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极限状态非线性分析,能够对预应力作用、荷载作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变化进行足够精确的描述.应用上述研究方法,对16根试验梁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预应力次弯矩及荷载弯矩塑性内力重分布状态的描述,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利用DIANA有限单元软件包对低温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和滑移关系进行数值分析。一个新的计算模型在这里被深入研究。与低温下相同试件拉拔实验的结果比较,数值分析的预见性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本文提出的数值分析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7.
胡学君 《科技资讯》2006,(17):75-76
本文通过分析钢筋保护层的性能、作用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8.
钢筋网片与纤维混凝土在桥面铺装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勇  叶瑞平 《科技资讯》2006,(33):146-147
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筋网片加纤维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9.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质检人员现场检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实际工程检测过程中发现的特殊情况提出了新的检测标准,并就施工操作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检测和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0.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无钴高强高韧钢奥氏体中含碳与不含碳晶胞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含碳晶胞的nA值大于不含碳晶胞的nA值,故在相的转变中主要考虑含碳晶胞的影响·在含碳晶胞中合金元素Ni,Si,Cr,Mo与碳原子形成偏聚区,且Ni,Si与C的结合力比Cr,Mo的大,偏聚区能降低C的扩散能力,阻碍位错运动,推迟马氏体相变;使基体中保持高度的位错,也会导致材料中有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并细化奥氏体晶粒,使转变的马氏体尺寸减小,这对材料的韧性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