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3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48个县区为研究单元,通过集成交通网络密度、城市临近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域可达性四个指标,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利用变异系数、冷热点分析、普通最小二乘(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等方法,对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82.
采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1994、2000、2006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1994—2000年、2000—2006年不同海拔梯度(≤400m、400—800m、800—1200m和≥1200m)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400m以下区域是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的区域,1994—2000年,高海拔地区(400m以上区域)的耕地(旱地和水田)大量转化为林草地,而400m以下区域地势相对平坦的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大量转化为耕地;2000—2006年,耕地(旱地和水田)大量转化为草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各海拔梯度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呈现波动特征,但就两个时段相同海拔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速率看,各海拔梯度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均是一个不断减小的过程,1994年以来全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经历了一个不断降低的过程.通过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不同时段和不同海拔梯度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有助于理解后备资源短缺和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土地资源压力,对制定该区域合适的土地管理时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安徽科技》2014,(1):F0004-F0004
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是皖北煤电集团控股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座落在能源城淮南市中部,北临淮河,南接206国道,自备铁路与京九、京沪线相连,紧临江、浙、沪长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4.
陈茜 《安徽科技》2014,(6):41-42
合肥经济圈整体土地面积约为3.86万平方公里,包括合肥、淮南、六安三市及桐城市。本文基于合肥城市经济圈的实际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自身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85.
战略环境评价(SEA)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政策、计划和规划层面的应用。作为从理论研究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步骤之一,SEA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实质就是建立SEA的具体评价内容,即评价因子。本文首先分析了SEA指标体系的特点,SEA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以衡阳市开展“西(渡)南(岳)云(集)大(浦)“半小时经济圈的环境影响评价为背景,建立了衡阳市“西南云大“半小时经济圈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选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6.
<正>北京市西城区:济贫扶弱关爱生命北京市西城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城区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  相似文献   
87.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包含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科技创新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深入剖析城市韧性子系统协调水平及总体特征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城市韧性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态势,其中科技创新一直滞后于其他子系统发展;子系统整体协调水平不高,但呈逐年提升态势,协调水平总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结构特征,成都和重庆的协调水平一直优于其他城市.(2)城市韧性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呈稳步提升态势;城市韧性重心经历了东南向加速移动、东南-西北向折返移动和东北向平稳移动的复杂迁移过程;城市韧性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双核高,四周低”的空间结构特征,在研究末期成都和重庆处于高度韧性区.  相似文献   
88.
建设创新网络是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06—2020年合作发明专利为原始数据,利用核心边缘模型、块模型等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创新网络结构,研判城市创新模式。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创新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网络权力高度集中于成都,不平衡现象突出,但在逐渐改善;研究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本地创新合作不断增多但总体仍不强,跨界创新联系增长迅速,但“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现象突出;网络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绝大部分城市创新模式属于内向型创新,获取外部异质性知识困难,存在创新锁定的风险。根据研究结论,对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9.
创新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科研合著论文为媒介的创新网络是研究城市创新系统的重要视角.以2006-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论文合著数据构建知识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网络中心度和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该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偏低,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整体网络凝聚力不断增强,呈现“小世界”特性;(2)知识创新网络从“单中心、低层次”发展为“多中心、多层次”,双核城市成都和重庆创新极化效应显著,节点城市的中心性均有提升;(3)知识创新网络结构呈现“核心-边缘”特征,区域内创新联系多发生在核心区的节点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西部紧密、东部稀疏的格局.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以《北京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依据,利用知识地图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从海量的首都安全大数据中提炼有效信息并合理应用,构建首都社会安全“3+1”风险预控模式。方法利用知识本体映射方法以及信息构建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明晰首都安全风险隐患,构建首都安全风险预控知识地图。结果通过知识建模、知识抽取,梳理安全事故发生链的全过程中蕴涵的知识关联、因果关联,建设首都安全的人物知识地图、机构知识地图、成果知识地图、首都安全风险预控平台。结论构建首都安全风险知识地图,为挖掘与分析首都安全事件数据知识链提供有效依据;建立大数据视角下的首都安全知识单元地图及其网络关系,为“平安北京”风险预警预控的多元协作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