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从作用机理来看,基于降雨引发的边坡失稳灾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特别是严重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两大因素。降雨强度与降雨历时,针对江苏盐通高速公路的黏土边坡的工程特性和降雨特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案。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四大方案的抗滑系数进行计算,并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连续阴雨天(其特点为降雨强度小、但降雨时间长)相对于暴雨(其特点为降雨强度大、降雨时间短)对黏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更大,更具有危害性,容易形成灾害。研究能够为今后的黏土边坡的滑坡、塌方以及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针对我国城市雨洪处理系统不完善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已无法解决.以低影响开发作为指导思想,针对湖南省衡山县萱洲湿地广场的雨水收集、径流控制和雨水升级利用等问题,以景观设计作为介入手段,探寻了利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引导场地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3.
既有工业建筑屋面与普通屋面相比,单体屋面面积普遍较大,造成雨水径流总量大,洪峰流量高,且由于屋面材料及生产类型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雨水水质污染。基于此,研究分析了适用于工业建筑屋面雨水的低影响开发典型技术,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和屋面雨水收集等。总结了典型技术对径流总量、洪峰延迟及雨水水质净化等方面的控制效果,并进行了适用性评价,为既有工业建筑进行低影响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4.
把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问题转化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的应力场和渗流场来计算,考虑在降雨入渗过程中滑动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降雨入渗过程对边坡的安全系数的影响.应用瞬态的饱和-非饱和二维有限元渗流模型,对降雨条件下的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模拟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降雨入渗过程中,边坡的安全系数在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05.
在分析非饱和渗流时,土水特征曲线(SWCC)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吸湿和脱湿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存在显著的滞后现象,对降雨入渗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有明显影响.采用两种计算模型,运用吸湿和脱湿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对一维降雨入渗土体非饱和-饱和-非饱和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计算模型以及吸湿和脱湿,对降雨入渗过程中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室内一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分析了土体类型、干密度和初始含水量对土体入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入渗率随土样中粘性颗粒含量的增加同样逐渐减小;随干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当干密度较小时,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当干密度较大时,随初始含水量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7.
城市雨水处理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由雨水的特性,引入雨水处理和利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综述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以及雨水处理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现状.通过数据展示中国雨水处理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中国的雨水处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雨水管网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近年来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内涝灾害,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原因除了排水设施和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外,目前仍采用的固定值设计方法,缺乏对排水管网可靠性的考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有无壤中流情况下红壤坡面侵蚀、入渗过程及含水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无壤中流比有壤中流约快13 min,壤中流滞后于地表径流.产流强度无壤中流整体小于有壤中流,壤中流小于地表径流;有壤中流产沙量除峰值外其余都小于无壤中流.地表初渗速率无壤中流大于有壤中流,且入渗时间长;含水量无壤中流0~5 cm随坡深逐渐减小,5~25 cm随坡深逐渐增加,有壤中流0~10 cm随坡深逐渐减小,10~25 cm随坡深逐渐增加.无壤中流5 cm以下各个坡深处的含水量大于有壤中流;两种情况含水量都属弱变异,有壤中流的变异幅度大于无壤中流,较大变异集中在15~30 cm.  相似文献   
110.
郭金鑫  史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2):5076-5083
为研究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及非饱和渗流参数敏感性分析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的非饱和参数交互作用影响边坡稳定,为此,建立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边坡非饱和渗流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构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了非饱和参数对边坡稳定特征的直接作用和耦合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时的非饱和参数共同作用下,降雨强度和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孔压及饱和度特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较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更为明显.降雨强度对特征单元位移直接影响最大,内摩擦角与其他参数的耦合作用最显著.黏聚力对边坡稳定的直接影响最大,且对塑性变形作用时与内摩擦角、降雨强度及饱和渗透系数的耦合最为紧密.非饱和参数共同变化时,交互作用不是单项参数的作用效果直接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