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96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409篇
教育与普及   4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综合类   775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金电极上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单分子膜(SAM)在乙腈、乙醇及丙酮中的电位稳定性.在0.0Vvs.Ag/AgCl(饱和KCl),十二烷基硫醇自组装单分子膜有最大的稳定性,在较负电位(如-2.0V)和较正电位(如+0.6V)电解时,在不同溶剂中的SAMs的表面覆盖率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在三种溶剂中,最大稳定性的电位窗口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52.
在SiO2-TPABr-NH4F-H2O弱酸性氟离子体系中,在玻璃基片上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Silicalite-1(全硅ZSM-5)分子筛膜.通过XRD,SEM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分子筛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膜合成中硅源,水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3.
微组装纳米多层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探索新材料,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子层厚度为纳米量级的陶瓷/金属以及陶瓷/高分子多层膜。对这些纳米多层膜的结构和硬度、韧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纳米多层膜的硬度行为强烈地依赖于材料系统,在某些系统中出现了超硬度效应,而在某些系统则没有这一现象。纳米多层膜的韧性比单相的陶瓷材料有明显提高。硬度、韧性等力学行为与多层结构的组分比例、调制波长等参数有关。研究表明纳米多层结构是获取具有优良力学性能新材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4.
声—光型界面自皮与界面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考虑了外磁场、界面各向异性后,详细研究了铁磁和反铁磁层间耦合下自以链系统中的声-光型界面自旋波及其存在的充要条件,在适当的界面各向异性条件下,系统中可以存在0、1或2个声-光型界面自旋波,并发现其能量随铁磁层间耦合强度的增大而升高,随反铁磁是耦合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5.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电子给体结构的非对称四硫富瓦烯衍生物2,3-二硫苄基-6,7-二硫十六烷基四硫富烯。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定了其结构,并对单分子膜的成膜性能和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6.
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激光测试技术对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孔介质上所形成气泡的 Sauter平均直径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减小;液相中盐或醇的引入使形成的气泡直径明显减小。使用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单一孔上气泡形成模型难以描述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为了描述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过程,不仅要考虑孔径减小带来的影响,而且要考虑操作条件及体系性质的变化对实际生成气泡的“有效孔”数目及当量直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掺铅TiO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板表面制得均匀的TiO2,并利用浸渍法镀pb2 得到掺铅的TiO2,用紫外漫反射、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铅离子使TiO2的荧光峰明显增强,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吸收明显增强.以紫外灯为光源,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发现掺铅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大于掺Ag,Bi及纯TiO2薄膜,这是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以0.1mol·dm-3的Zn(NO3)2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以99.9%Zn片作阳极,采用方波脉冲电流法在氧化锡铟(ITO)导电玻璃基底上阴极电沉积,得到了透明的Z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技术,测试了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特性.用同样方法在多孔硅衬底上电沉积ZnO薄膜,经过1000℃氧气氛下热处理1h,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射强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59.
β-SiC非线性导电特性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βSiC非线性导电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提出了利用-βSiC作为电机线棒防电晕材料的新方法.在-βSiC微粉合成的过程中,向其中掺杂V、Al等非4价金属,与-βSiC形成固溶体,可有效地改变β-SiC的非线性导电特性;-βSiC微粉表面吸附的Fe、Al、Mg、Ca、Ti、V等金属杂质,随其含量的提高,-βSiC电阻率下降;随表面胶态SiO2含量提高,-βSiC微粉电阻率提高,非线性系数增大;随晶体中x(C)/x(Si)的增大,-βSiC微粉电阻率降低,非线性系数减小.随着-βSiC微粉表面SiO2含量的增加,其防电晕涂层表面电阻率Sρ和起晕电压随之提高,最高可达55 kV,-βSiC完全可单独用作电机线棒的防电晕材料.  相似文献   
60.
对我国常见的蘑菇中毒的毒蕈及其毒素种类、临床症状分型,以及救治要点、原则进行讨论。以供人们日常生活饮食活动中识别毒蕈、预防中毒及临床救治中毒患者参考,以期避免毒蕈中毒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