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52.
大叶菠菜、大白皮蚕豆、二茬大叶菠菜、青玉米问作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53.
刘志芳 《科技信息》2012,(22):401-401
行唐县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总结出枣粮间作治理模式,根据不同功能分区进行治理重点,实现了最佳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4.
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巍  王男麒  代晶  王天琪  左元梅 《科学通报》2019,64(11):1129-1136
间作是农田生态系统资源高效利用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种植模式之一.华北平原广泛实行的玉米/花生间作明显减轻花生的缺铁黄化症状并能提高植株铁含量和籽粒产量,近十多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这一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农业生产体系背后蕴含的科学规律.从生理生化水平而言,根际互作的生态优势能够明显地影响间作花生根系对铁的吸收和体内运输,并在分子水平调节各过程中所对应的基因表达及其功能.位于花生根表皮细胞调控吸收麦根酸铁复合物的AhYSL1基因,能够专一性地吸收转运麦根酸铁,表明机理Ⅰ植物花生可能直接吸收利用间作机理Ⅱ植物玉米所产生的麦根酸铁.在石灰性土壤,将两种不同铁吸收机理的作物间作既能提高两种作物对环境胁迫的抗逆性,又能改善机理Ⅰ植物的铁营养,利用间作根际效应提高作物矿质元素富集也是一种潜在的"生物强化"途径,对改善人体微量营养元素具有重要意义.玉米/花生根际互作的机理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分子、生理和生态层面理解利用不同植物生物学特性的互惠作用为改善根际生态环境、活化和提高作物铁营养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效应与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5.
豆科作物生物固氮作用受环境中氮素严格调控,在较多化合氮条件下结瘤少固氮能力差.目前尚缺乏耐高氮根瘤的筛选与利用,而豆科作物与其他作物实行间、套作,是充分发挥根瘤固氮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玉米∥花生是典型的间作模式,近年来在玉米和花生主产区推广较快.本文回顾了前人对禾本科∥豆科作物间作体系氮素营养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玉米∥花生对花生生物固氮的影响,丰富完善了间作氮素营养理论,并为玉米∥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核桃与间作     
  相似文献   
57.
58.
2012年5月至11月在福州闽侯洋里金田农场生态茶园,对间作白三叶、印度豇豆和生产茶园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缨小蜂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基本相似,间作2种绿肥提高了寄生蜂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但对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没有影响。3种不同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消长趋势一致,其高峰期都在7月底和10月底-11月,但生产茶园的小绿叶蝉个体数都显著低于2种间作绿肥茶园,这可能与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有关。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都有2个着卵高峰期(6月下旬和11月上旬),第二高峰期梢内的叶蝉平均着卵量显著高于第一高峰期;整个调查期间,生产茶园梢内的叶蝉着卵量均低于2种间作茶园,这可能也是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造成的。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叶蝉卵寄生率在调查期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11月19日达到65.19%-76.52%。  相似文献   
59.
湿地松与茶树间作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本文对14~15年生湿地松与茶树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研究表明:间作茶园光强减弱45.2~38.6%,气温低1~3 ℃,昼夜温差小,空气湿度夏季有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0~20cm土层内有降低趋势,20~60cm稍有提高;茶树叶片的净光合效率提高4%左右,蒸腾强度降低20.3~21.7%;叶片上表皮、栅状组织和全叶均较薄,叶质柔嫩,茶叶产量平均提高 8%左右;茶叶中的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值低,绿茶品质较好;林木蓄积量为3.3m~3/亩,综合经济效益可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比较花生单作、玉米单作以及花生玉米间作三种栽培方式对花生与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玉米间作对花生和玉米的生长性状影响不大,对花生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