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94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224篇
教育与普及   2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511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7年   1篇
  192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输送管道是重介质洗煤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的实践发现。输送管道经受磨粒磨损。磨损速度很快。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因此。研制开发适用于洗煤系统。特别是重介质洗选系统的高耐磨性输送管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对目前使用的几种输送管道的生产过程及特性做了比较与介绍。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选煤厂螺旋卸煤机大臂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螺旋卸煤机大臂优化设计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83.
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国新  张道 《科学通报》2003,48(24):2519-2523
应用新型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 成功地对后过渡金属镍双亚胺催化剂进行了物理和化学负载, 并应用元素分析,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对载体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乙烯聚合结果表明, 载体催化剂不仅具有镍双亚胺均相催化剂的高活性, 而且由于载体孔道效应生成了纤维状聚乙烯, 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较均相催化剂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4.
动物克隆技术的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克隆过程的多步骤决定了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综述了体细胞核的重编程、供体细胞的选择、受体胞质、活化方法、培养条件等对克隆效率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将有利于对克隆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在室温至150℃范围测量了纯PWO4晶体和掺镧(La)PWO4晶体的频域介电谱,发现两种样品的介电弛豫都不是德拜型的,晶体中的空位和杂质形成的二和三级结构使得频域介电谱和样品的热力学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86.
Ba6-3xNd8+2xTi18O54(x=2/3)的聚合物前驱体法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EDTA为络合剂,EG为酯化剂,利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合成了Ba6-3xNd8 2xTi18O54陶瓷,研究了不同的EDTA与金属离子摩尔比对粉末结晶特性的影响,利用DTA,TG和XRD等技术分析了Ba6-3xNd8 2xTi18O54前驱体和得到的氧化物粉末,测试了由x(EDTA)/x(M)=1.00的前驱体得到的Ba6-3xNd8 2xTi18O54(x=2/3)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在900℃预烧x(EDTA)/x(M)=1.00的前驱体3h,单相的Ba6-3xNd8 2xTi^18O54(x=2/3)直接形成,没有出现中间相。1000℃预烧,1340℃烧结的Ba6-3xNd8 2xTi18O54(x=2/3)陶瓷具有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87.1,Qf=8710GHz。  相似文献   
87.
自Hiatt等1989年首次报道了在植物中进行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以来,至今短短数年,这类研究已日益广泛深入。目前,利用转基因植物和植物细胞表达工程抗体基因进行抗体的生产、作物抗病育种以及植物代谢调控和发育的研究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的一个新途径,新的生长点。这是免疫学和植物科学在分子水平上有机结合的产物。现有的证据表明,不仅高等植物,单细胞绿藻也可以表达抗体基因。高等植物不仅可以表达简单的单域抗体基因,也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IgA-G杂合抗体基因,并在体内装配出双分子dIgA-G和带分泌组分(SC)的SIgA-G,利用转抗体基因植物进行抗病育种,植物代谢和发育的研究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  相似文献   
88.
银/二氧化硅介孔复合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孔固体系指孔径为2~50nm,孔隙率大于40%的多孔固体,其孔的数量可高达10~(19)g,比表面积可高达900m~2/s,故介孔固体在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根据孔的排列,介孔固体可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若将纳米尺度的颗粒(金属或非金属)置于介孔之中则形成所谓的介孔复合体,颗粒呈弥散分布,互不连接;由于孔-颗粒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从而可显著改变颗粒的性质。近几年来有关介孔复合体的研究时有报道,但主要是非金属粒子-有序介孔固体复合体及化合物(半导体)-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而纳米金属粒子与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尚不多见。尽管Ag与无机化合物的纳米复合材料(与本文的介孔复合体含义不同)已有一些报道,也有人在多孔玻璃中制备成颗粒间基本是互为连接的Ag/SiO_2混合物,但将纳米Ag颗粒放入介孔固体的孔中而形成均匀、弥散分布的介孔复合体尚未见报道(就我们所知)。本文报道纳米Ag与SiO_2介孔固体之间的复合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89.
孔隙介质中孔隙的空间结构具有复杂性和高度无序性的特点,定量地描述这些孔隙的空间结构对于研究孔隙介质中的渗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描述孔隙介质孔隙空间分布的数学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经典的统计学方法、拓扑学方法、分形几何方法、重正化群方法、谱密度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90.
近阈实验指出π+π-介子在xμ<2/3Mπ的球内产生,入射质量与新生质量的差别在Nπ±≥3时消失。本文研究了固定多重数N的能量—质量求和规则与强子质量的约束条件,得出在s=4~1800GeV范围内强子平均质量服从重正化群方程:〈mch〉=mπ±exp[(0.051±0.004)/αs],强子的质量反常维度在固定点处为γm(g∞R)=0.0808,且对所有粒子是普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