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15篇
教育与普及   1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83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31.
4,4‘—双苯偶氮基重氮氨基苯与铜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采用三氯化铁浸出、隔膜电解提铜、副产高纯铁、从浸铜渣中提取金和银,回收硫磺等工艺,对铜金矿综合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3.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natural mechanism of silkworm spinning due to the i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tural fibers.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Cu(Ⅱ) ions 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Bombyx mori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SF) in dilute solution by circular dichroism (C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given amount of Cu(Ⅱ) induces the SF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from random coil to β-sheet, however, further addition of Cu(Ⅱ) is unfavorable for this conversion. Meanwhile,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duced by Cu(Ⅱ) follow a nucleation-dependent aggreg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found in Prion protein (PrP) denaturation and Aβ-peptide aggregations, leading to th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is work would help one understand further the natural spinning process of silkworm. Additionally, it would be significant for the study of the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because silk fibroin, extracted in large amounts from Bombyx mori silkworm gland, could be a proper model to study PrP denaturation and Aβ-peptide aggregations.  相似文献   
34.
通过2-羟基-1-萘醛和氨基乙酸形成的Schiff碱与二价铜了合成新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与电子光谱研究面是表征。其Cu原子形成四配位配合物,分子内中心原子分别形成亚胺的N→Cu,羟基的O-Cu,酚氧原子的O-Cu以及水的配位O→Cu。  相似文献   
35.
本文作者根据显著观测和发光光谱的测试结果表证实了在ZnS:Cu单晶中,蓝色铜发光中心及绿色铜发光中心的分布和位错线区域的横向与纵向的显著与纵向的显著结构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6.
合成了4,4′,4″,4″′—四硝基酞菁合钴(Ⅱ),并进行了表征,用不可逆吸附法制备了该化合物为修饰物的化学修饰电极,以光电子能谱法进行了表面表征。并研究了分子氧在该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化学修饰电极对氧的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7.
用不可逆吸附法首次制备了Co(Ⅱ)的3,3′,3″,3′″—四硝基酞菁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CoL CME),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催化功能,与未修饰玻碳电极相比,草酸在CoL CME上的氧化峰电位至少负移300mV,峰电流显著增大,表现出对草酸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并发现草酸的电催化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8.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dppp5)3](CCl3COO)2,4.[CuBr(dppp5)]2,5.[Cu2(dppp5)Cl2],6.[Cu2(dppp5)3](CH3COO)2,7.[Cu(dppp5)(NO3)],8.[Cu2(dppp5)3](Cl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摩尔电导测定对其进行表征,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机膦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9.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40.
通过酰氯与胺的作用合成了配体N,N,N′,N′-四〔2-(2-吡啶基)乙基〕(o,m,p)苯二甲酰胺。该配体和铜(Ⅱ)配合,合成了三种新配合物,并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率、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