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3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综合类 | 10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聚苯胺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作为溶剂及电解质,运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实现了电化学氧化聚合苯胺.聚苯胺膜修饰玻碳电极在空白离子液体及酸性溶液(pH=0~4)中均有较好的响应,并且对邻苯二酚及对苯二酚有很好的电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72.
73.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钛与邻苯二酚紫(PV)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3.2的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Ti(Ⅳ)与PV和CTMAB按照1:2:3的摩尔比形成绿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30um,摩尔吸光系数为7.4×104L.mol(-1)·cm(-1),钛量在0.08~0.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测限这0.02μg/mL.方法用于普碳钢和低合金钢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4.
比较了Ge(Ⅳ)-邻苯二酚、Ge(Ⅳ)-对苯二酚三种配合物的极谱性质、配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析了羟基位置的不同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及配合吸附催化波灵敏度的影响,提出了Ge(Ⅳ)的分析功能团及可能应用于锗分析的配合剂。 相似文献
75.
5种酚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反应活性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玻碳电极上研究了苯酚、对苯二酚、邻氨基酚、间苯二酚及邻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并用量子理论计算了分子总能量及焓、熵、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对5种酚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进行了预测,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6.
77.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取代反应,再经过还原、缩合,最后在高沸点的混合有机溶剂中关环.制备的3-喹啉羧酸乙酯衍生物的总收率为24.2%. 相似文献
78.
沈前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1(2):143-146
本文报道了以邻苯二酚和二氮代甘醇为原料合成双酚型开链冠醚及在苯环上引入多种酰基的方法.其产品为考查络合性质,相转移催化性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79.
铁(Ⅱ,Ⅲ)—邻苯二酚紫—表面活性剂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12.6的KCl-NaOH缓冲介质中,研究了铁(Ⅱ,Ⅲ)与邻苯二酚紫及表面活性剂的反应。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对试剂空白的最大负吸收波长为480nm,两波长处吸光度之差ΔA与铁量在0 ̄8μg/25mL范围内成线性,ε为7.6×10^4L·mol^-1·cm^-1,方法用于水样中铁(Ⅱ,Ⅲ)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0.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反应液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桂丽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4):72-74
采用φ3*0.5*0.5*2000不锈钢柱内填充15%SE-54/Chromosorb(80-100目),柱温140℃,检测器温度280℃,汽化温度300℃,载气(N2)流速(3.8圈)6.0mL/min。氢气流速(4.4圈)25mL/min,助燃气(空气)流速(5.5圈)200mL/min 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