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3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综合类 | 7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62.
以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及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含有邻苯二酚单元的聚合物poly(NIPAM-co-DMA),并将该聚合物与1,4-苯二硼酸(BDBA)作用形成聚合物凝胶,考差了NaOH浓度,poly(NIPAM-co-DMA)与BDBA用量对形成凝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凝胶可实现凝胶-溶胶转变并具有自愈合性能. 相似文献
63.
为获得工业操作温度下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高浓煤化工含酚废水中酚类物质及溶剂回收的过程模拟和设计基础数据,测定了在常压下、70℃时甲基异丁基甲酮 - 苯酚 -邻苯二酚 - 水四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用 Hand 方程和 Othmer-Tobias 方程验证了数据一致性. 文中还利用 NRTL 和 UNIQUAC 模型对所测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关联,采用模拟软件回归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 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关联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计算的相对均方根偏差均小于 0. 02,说明两个模型回归得到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均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精确预测. 因此无论是从防堵塞还是从提高萃取效率角度,甲基异丁基甲酮在较高温度下的萃取应用均具有很好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Fe~(2+)/Ce~(3+)/H_2O_2类Fenton反应体系去除邻苯二酚的性能.结果表明,在c(邻苯二酚)=10 mmol/L,pH=7及n(Fe~(2+))∶n(Ce~(3+))∶n(H_2O_2)=1∶2∶30的条件下,邻苯二酚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明显高于经典Fenton的去除率,且铈的加入改善了经典Fenton反应最适pH值在酸性范围内的缺点.通过对反应后生成沉淀物的FTIR和XPS表征,推测将Ce~(3+)引入经典Fenton体系后,其提高了HO_2·/O_2~-·的生成速率,进而促进了类Fenton反应中Fe~(3+)向Fe~(2+)的转化,进一步催化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有效提高了邻苯二酚的降解转化.此外,部分铁和铈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沉淀化合物也有助于邻苯二酚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65.
以天然辉钼矿(MLN)、戊二醛(GA)和酪氨酸酶(TYR)为修饰材料,采用化学偶联方法将三种物质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TYR/GA/MLN/GCE电化学传感器,对邻苯二酚(CC)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循环伏安法、定电位法测试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CC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在0.5~50μ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CC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33μmol/L。传感器线性范围较宽,检测限较低,具有优异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6.
邻苯二酚衍生物与稀土元素的配位反应(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铈与3,4-二羟基苯甲酸的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在pH〈4.0时,难以生成配合物,pH〉4.0时,可以生成M:L=1:1 ̄4的4种组成的配合物,用McConnell法,平衡移动法,Job法和极谱法对铈与3,4-二羟基苯甲酸配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进行了测定,各法所测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67.
苯酚降解菌株GXY-1分离鉴定、降解及其粗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处理石化废水的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GXY-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GXY-1属于布鲁氏杆菌属(Brucella sp.).实验结果表明,菌株GXY-1对土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其降解苯酚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7.0.在最佳条件下,GXY-1对600mg/L苯酚的降解率在60h时达99%以上.同时GXY-1还可以利用苯胺、萘、氯苯等芳香化合物为唯一碳源生长.测定了降解途径中相关酶的活性,表明菌株GXY-1是通过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催化开环来降解苯酚.该菌株粗酶的最适反应pH为7.8,最适反应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68.
邻苯二酚紫与溴酸根离子褪色反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彦璞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7(2):46-48
研究了邻苯二酚紫与溴酸根的褪色反应,据此拟定了测定溴酸根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确定了该褪色反应的最佳褪色条件。溴酸根在1.0-13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557=3.7×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69.
在反相C18色谱柱上建立了测定邻苯二酚醚化的相转移催化合成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流动相为甲醇(A)和含0.2%醋酸水(B)的混合溶液,A:B=80:20(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0nm,内标物为苯乙酮。应用该法分析测试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实验室合成产物共50多个样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0.
研制了基于酪氨酸酶和氧化石墨烯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水中邻苯二酚的测定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通过非共价的π-π堆积作用吸附到氧化石墨烯上,酪氨酸酶与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形成酰胺键,组装到氧化石墨烯上,制得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为酩氨酸酶的固定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并且能很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传感器对邻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