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石;两点论、两分法的辩证思想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灵魂。从哲学角度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对于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搞好“概论”课的教学,有效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需要妥善解决这门课在“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正确把握和深刻领会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3.
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都应该明确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要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要立足理论创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4.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及其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映的是生产力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使作用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领导力量四个基本方面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而改革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35.
近些年来在校园高雅文化活动中,"邓小平理论学习热"引人注目,体现出强烈的高雅性与平俗性、广博性与专业性、创新性与务实性的融合效应.它是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文化氛围、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和邓小平"三进"工作的综合产物.高校要因势利导,把"邓小平理论热"引向理论文化育人的新高度,适应新世纪新要求,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力、创新力和综合力,发挥理论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36.
学习邓小平理论,要从科教兴国的高度认识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生和紧迫性,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图书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把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7.
解放思想对于我们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要做到思想真正的得到彻底解放却存在着诸多障碍,要排除这些障碍,就必须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超越旧的思维模式,增强理论修养与科学化水平,使人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8.
“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一国两制”构想来解决台湾问题,虽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但也初步具备了国际国内条件。我们应该坚定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和决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相似文献   
39.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胆探索,通于创新,努力增强实效性和感如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创新,核心是落实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同时要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充实新内容,帮助学生增强政治鉴别力,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要努力创新,“两课”实行开放式教学,促进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组织时事报告和专题讲座;构建网上思想教育体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努力改革和完善学生的德育考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同平时的实践操行结合起来,制订考评标准。  相似文献   
40.
“9·13”事件后,在江西下放劳动的邓小平先后到吉安和赣州一些地方调研。在调研中,邓小平发表讲话,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的反思是:依靠机械化,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的理解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贯彻群众路线,同外国发展经济关系,实现机械化。从理论上来说,江西讲话是邓小平理论主题形成的起点;从历史发展来讲,江西讲话是邓小平拨乱反正的理论基石。探讨邓小平的江西讲话可以使我们明白邓小平理论主题形成的起点问题和邓小平拨乱反正的理论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