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23篇
系统科学   115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3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3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7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实现对盂德尔的遗传规律——等位基因分离规律的计算机模拟,使抽象的遗传过程成为具体、可视,为遗传学的教学和科研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62.
963.
抗冷冻蛋白基因转化甜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冷冻蛋白基因转化甜菜的研究@李天然,张剑峰,李旭刚¥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甜菜,抗冷冻蛋白(AFP)基因,遗传转化,根癌农杆菌,PCR扩增抗冷冻蛋白基因转化甜菜的研究李天然,张剑峰,李旭刚(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010021,呼和浩特)StudyonTran...  相似文献   
964.
啤酒酵母单倍体的诱导与遗传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适宜的条件下,诱导充分活化的啤酒酵母LQ16和QB7,可以获得单倍体细胞,再通过UV诱变使二者分别获得LQ16〔Dat’Ile^-〕和QSB7〔H2S^-,Ala^-〕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65.
在适宜的条件下,诱导充分活化的啤酒酵母LQ16和QSB7,可以获得单倍体细胞;再通过UV诱变使二者分别获得LQ16[Datr、Iie-]和QSR7[H2S-、Ala-]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66.
证明下面结论:设A是有限维代数,A的根的为N.设M是Loewy长度为m+1的A-模,并且对任意的i,0≤i≤m,NiM是半局部模,则EndA(mi=1NiM)是拟遗传代数  相似文献   
967.
通过改变预处理回火温度,研究了基体强度对氮化钢渗氮件三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基的光滑渗氮试样比软基者的σa提高22%,此增益归因于3种相关的因素延滞表面疲劳裂纹的萌生及其进入快速扩展阶段的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968.
藏山羊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及生态地理比较法等方法研究表明,藏山羊主产区约分布在北纬26度-36度之间的生态地理区,以我国青藏高原为分布中心,藏山羊有两个生态类型,即高原型和山谷型,二者其分布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羊的体格、毛被特征、解剖特征、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遗传标记等方面均有差异,可按不同的生态类型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69.
在鸟类的进化过程中,形态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而鸟类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特性,探索物种的遗传、进化、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鸟类核型的研究现状在脊椎动物方面,鸟类染色体的研究最为缓慢,这是由于鸟类染色体数目较多,其中小染色体又难于计数,制作上又比较困难,研究鸟类染色体的作者较少,截至1990年底,在鸟类已知的27个目、155个科、8436种中,却仅有671种进行了核型研究,仅占鸟类的7.95%左右。下面是27个目、155个科中鸟类核型的研  相似文献   
970.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评述了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类、细胞质育性因子、核质互作方式、环境调控、遗传操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解释雄性不育产生的双基因模型假说,认为控制雄性育性表达有二类核基因,一类是控制小孢子发生过程的基因(花粉发育结构基因),另一类是调控花纷发育结构基因表达条件的基因(调节基因),这二类基因任一发生突变均将产生遗传的雄性不育,细胞质(内环境)和生境(外环境)通过调控调节基因的表达成其产物,使得花纷发育结构基因表达所需条件不能满足而导致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