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头跳车会增加行车风险并且会大大增加每年的养护费用.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养护管理及施工经验,对桥头跳车的成因从设计、施工及运营使用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处理方法,尤其是对桥头搭板和土工格栅网两种目前工程界常用方法从设计机理到施工实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设计机理方面引入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金钰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151-151
本文从强夯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强夯法加固地基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强夯试验和设计情况,分析了施工过程的质检情况,对强夯和碾压从各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路堤填土施工过程和土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的受力情况、位移和破坏机理进行研究, 分析土工格栅的长度、刚度以及铺设间距等参数对路堤变形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选择模量高, 延伸率适宜的土工格栅对减少路堤侧向位移和提高高路堤的稳定性具有明显效果;随着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 每层土工格栅所受拉力的最大峰值逐渐移向路堤内部;土工格栅所受的拉力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最大拉力出现在堤底第2层上;当路堤边坡较陡时(坡率为1:m, m≤1.0), 土工格栅的加筋长度宜取5.5~8 m;土工格栅的铺设间距宜为60 cm.  相似文献   
5.
黄土地区深路堑、高路堤合理横断面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引入黄土地区深路堑、高路堤合理横断面的系统评价中,为黄土地区深路堑、高路堤合理横断面的确定提供更加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梓煜 《广东科技》2004,(11):34-35
软土地基的形变和稳定是软基筑路工程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软基处理的主题,它们与土的应力、应变以及施工时加荷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及准确预测工后沉降,应在工程全线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断面和一般断面进行软基监测,定量测定地基的应力和应变系数,以便动态地控制加载速率,监控并指导全线路堤填筑的施工,并为控索各类土层的固结状况和有效固结深度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含有连续和不连续硬壳层的水平层状软基的破坏模式,针对路堤坡脚外硬壳层不连续的情况(如存在鱼塘等),提出以局部剪切破坏模式失稳的破坏模式判定参数,即临界距离L_(cr);借助正交试验原理,对L_(c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各因素的敏感性顺序;利用逐步回归迭代方法,分别给出上限临界距离L_(cr U)和下限临界距离L_(cr D)的数学表达公式,并根据工程实例的验算论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硬壳层连续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硬壳层不连续时,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小于L_(cr U)或大于L_(cr D)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大于L_(cr U)且小于L_(cr D)时软基为局部剪切破坏。硬壳层厚度为L_(cr)的主要影响因素,软土层厚度为次要因素,硬壳层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关于加筋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以及对震后的加筋土结构损伤程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为完善加筋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需要对加筋土结构在振动情况下的变形和能量以及极限滞回耗能进行分析。结合室内模型试验,计算试验模型的破损结果,确定模型理论参数,从而建立加筋路堤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对完善加筋路堤的抗震性能设计以及对震后破坏的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鉴于土拱效应和张拉膜效应对路堤荷载传递及路堤沉降变形性状有重要影响,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基于PIV技术分析路堤填料沉降分布规律从而研究土拱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路堤中的土拱可用高度为0.8倍桩净间距的抛物线描述.之后,基于新的土拱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路堤荷载传递效率计算方法.新方法在计算路堤荷载传递效率时同时考虑了土拱效应、张拉膜效应及地基土反力作用.最后,通过现有文献中模型试验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狄安石 《科学之友》2007,(10):85-86
通过汾柳高速公路土工格栅填石路堤实体工程的实践,论述了土工格栅填石路堤具体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