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淮河流域贝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与水污染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贝类生物地球化学及其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这方面研究不仅仅揭示了流域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现状,更重要的是为水污染防治,特别是有毒污染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贝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在环境预警和生态修复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缢蛏消化道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缢蛏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缢蛏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组成。除唇瓣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4层:粘膜层、牯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它部位的牯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的局部和肠壁缺乏肌层。除口的腹面、直肠、肛门等处的外膜为浆膜外,其余皆为纤维膜。肠上皮、直肠上皮和唇瓣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和肠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直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钙和铁。  相似文献   
83.
我国海洋养殖贝类病害研究概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我国海洋养殖贝类中常见的病害种类及其危害,并对海洋贝类病 的防治技术与对策及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渤海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内海,面积大约为97,000平方公里,水浅,平均深度仅26米。因受大陆气候影响较为剧烈,并接纳河川淡水的流入,故盐度低(28—31‰),水温的季节变化幅度大。沿海滩涂广阔,有很多可供贝类养殖的良好场所。搞清这一海区贝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规律等,可为研究我国的贝类区系区划以及开发、利用贝类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作者多年来带领学生在这一海区进行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搜集了一些贝类标本,1984年5—7月又在整个渤海沿岸选择了大连、金州、交流岛、将军石、鲅鱼圈、营口、塔山、兴城、前所、北戴河、歧口、下营、黄山馆、龙口、蓬莱、长山岛等16个点进行了集中的调查。现仅将双壳类和腹足类报告如下。1 种类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85.
皱疤坚螺是夜出性陆栖贝类,春季及夏初活动较为频繁,秋末及冬季活动较少,几乎停止活动。最适宜活动的条件是:气温18~27℃,相对湿度92%以上。它们比其他陆栖贝类(蜗牛类)更喜欢潮湿的环境。主要以瓜果、蔬菜、树叶、野草等为食,对食物有选择性,其食量与食物种类及气候有关。交配季节为4月至9月,以7、8、9月达最高峰。交配一般在气温22~27℃,相对湿度90%以上时进行,持续7~8小时。交配后5~36天开始产卵,每一次产卵5~37粒,孵化期15~40天。达到性成熟约需7~8个月。休眠期一般自11月下旬后至翌年1月。  相似文献   
86.
贝类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贝类免疫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阐述了贝类血细胞中与免疫有关的结构和功能、血细胞的培养和凋亡;分别介绍了抗菌肽、蛋白酶抑制剂、类免疫球蛋白等贝类免疫应答因子的作用;论述了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研究,包括免疫基因的筛选、克隆和表达、基因的转移、重组和基因疫苗;初步探讨了贝类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为贝类的免疫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7.
海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2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育种在海洋贝类养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良种化养殖是未来贝类养殖的基本方向.本文主要根据作者20多年的研究成果,综合评述了海洋养殖贝类的群体遗传学、贝类染色体组操作技术、杂交和选择的理论与方法、功能基因及其育种辅助标记、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和QTL定位、贝类遗传育种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贝类育种研究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贝类食品中的重金属和毒素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对贝类及其加工产品中重金属及毒素危害的控制消减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于尚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研发趋势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双壳贝类血清中凝集素凝集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种贝类血清中发现有可凝脊椎动物血细胞的因子--凝集素。栉孔扇贝血清中的凝集互可凝集鸡、鹌鹑、小鼠我种动物血细胞,但对鳝鱼细胞不发生作用。该凝集素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100℃处理45min仍具有活性;并具有广泛的PH范围,中在PH3-11进行凝集作用。但其活性可被EDTA强烈抑制,D-甘露醇和L-鼠李糖对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D-木蕈也有轻微抑制作用。在栉孔扇贝细胞的细胞膜上未发现有凝集鸡血细胞  相似文献   
90.
报道采自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寄生/共栖的3种吻毛类纤毛虫:原生钩毛虫(Hncistrocoma primigeneus)、派氏钩毛虫(Ancistrocoma pelseneeri)及威海下毛虫(Hypocomides weihaiensis)。作者依据活体观察、蛋白银和银浸法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及茛线系进行了综合描述。该研究系钩毛虫属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