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7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4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利用RAPD技术检测水稻的基因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辐射育种在作物改良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射线处理及后代选育过程中基因组发生的变化却了解很少,只能凭后代表型加以判断,使选育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DNA分子水平的遗传标记的出现为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990年Williams等创立了一种新的遗传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简称RAPD)。它是利用含10(或9)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单引物),在低温复性条件下(36℃左右)进行聚合酶链式合成反应(简称PCR),对模板DNA进行随机扩增,通过扩增出的某一DNA片段有无来比较不同基因组DNA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
乳酸菌在食品及食品发酵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以乳酸菌发酵酸浆作为凝固剂的酸浆豆腐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酸浆豆腐发酵过程中以乳酸菌为优势菌,在酸浆豆腐点浆时,需在75℃以上高温下进行。普通乳酸菌无法耐受此温度且大量失活,影响产品的后熟。为了开发耐高温乳酸菌,以课题组从云南建水豆腐酸浆中分离的菌株为出发菌,通过紫外诱变的方式,温度梯度筛选获得4株耐高温产酸性能好的菌株。诱变获得4株菌均可在75℃耐高温30 min并保持较好的活性和产酸效果。研究所得突变菌株相比原始菌株均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产酸性。其中HCUL 1.1801-1912Z活性最强、产酸能力最好,为4株菌中最优菌株,将该菌株用于发酵生产酸浆豆腐,将显著提高乳酸菌在豆腐中的活性和豆腐的品质。 相似文献
24.
太空诱变青椒的品质分析与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空诱变青椒进行细胞学研究,观察太空诱变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检测染色体的畸变.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均高于地面对照组,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胞核畸变,以单微核居多.并观察到了丰富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如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等.表明经过太空搭载的青椒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学水平发生变异.通过对变异后代青椒的品质分析,突变体后代SP4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粗蛋白和可溶性多糖的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说明空间条件对青椒果实品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并证实了这一营养成分的变异也能得以遗传. 相似文献
25.
在对细脚拟青霉、玫烟色拟青霉、粉拟青霉、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胆固醇氧化酶产生菌初筛的基础上,选择以产酶较高的玫烟色拟青霉作为紫外诱变的出发菌株,筛选出一株相对高产突变菌株MFEC006,其酶活达到了0.548 3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4%,经8次传代培养,突变株性质稳定.对MFEC006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最佳产酶条件为:pH为6.5.温度27℃,接种量10%,摇床转速180 r/min. 相似文献
26.
以红霉素链霉菌为出发菌株进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探讨了氯化锂、紫外、微波3种诱变方式对红霉素链霉菌的影响,根据后代的存活率和突变率选定合适的诱变条件.结果表明,将这3种诱变方式结合起来可获得较高的正突变率,达到了40.6%.筛选得到诱变菌株W-12,该菌株效价比初始菌株提高了11%,达到了良好的筛选效果. 相似文献
27.
常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效耐镉硫酸盐还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镉污染土壤中分离出35株硫酸盐还原菌(SRB),采用优化的硫酸钡沉淀法测定其硫酸盐还原活性,筛选出3株在缺氧和有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活性均较高的菌株,采用常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对筛选的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硫酸盐还原活性高且耐受Cd生长能力强的诱变株WK 2-5-2,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够耐受100mg/L Cd2+生长,菌数达到4.12×107CFU/m L,比其原始菌株WK 2-5的数量增加了约100倍。该菌株在缺氧和有氧条件下的硫酸盐还原活性分别为99.17%和78.37%,比其相应的原始菌株WK 2-5的硫酸盐还原活性分别增加了1.49%和43.88%。通过测定WK 2-5-2的16S rRNA序列,该菌株与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 EN-119)同源性达到100%,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路德维希肠杆菌。该菌株具有应用于镉污染土壤或水体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28.
以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Ac9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与添加噬菌体进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两株抗性菌株Au4-2和Af3.在种子培养基中含有噬菌体的条件下,31℃,摇瓶培养24 h,抗性菌株Au4-2与Af3的菌体生长光密度值OD650×20分别为0.74,0.55.镜检显示菌体量多,呈短杆状;而对照菌株Ac9的菌体光密度值则为0.14,镜检显示菌体量少,呈球状.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噬菌体的条件下,31℃,摇瓶培养72 h,抗性菌株Au4-2与Af3 产酸分别可达15.45 g/100 mL,14.55 g/100 mL;而对照菌株则几乎没有产酸. 相似文献
29.
微波诱变高产L-乳酸细菌的选育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带水循环冷却器的微波装置,在低功率微波条件下,对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X1—12进行诱变处理,在微波功率为400W、辐射时间3min的诱变条件下得到一突变菌株W4-3-9,其L-乳酸产量为115.8g/L,比原始菌株X1-12提高了58.0%,连续遗传10代,产酸性状稳定.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未辐射的原始菌株和高产酸的突变菌株的表面形态和DNA进行观察对比,获得了微波辐射前后干酪乳杆菌的细胞表面形态和DNA的AFM图像. 相似文献
30.
拟南芥抗盐单基因突变体的诱导与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Co60-γ射线辐照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将诱变处理后的M一代种子温室种植,收获的M2代种子用于抗盐突变体的筛选,将在200mmol/L盐胁迫条件下筛选出的352株幼苗根仍表现向地性生长或真叶不变为褐色的植株作为可能的突变体,再将这些M2代可能的突变体移苗种植至基质中并收获M3代种子,经对M3代的抗盐性状继续进行检测,最终获得4株100%表现抗盐性状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