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2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涂叙鹏 《科技信息》2010,(29):207-208
译者的对文本的解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认识论角度,其实质是对客观文本实体的认识过程;根据翻译实践,它是实现翻译目标的前提。本文就"翻译解读和哲学认识论的结合"的阐释学提供"文本解读"的理论依据,加深译者"文本解读"理解,即译者对文本的解读无限性和具体历史性有机的结合。以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供有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2.
高等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哲学基础分别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精英化"和"大众化"不只是招生规模、数量上的区别,在内涵上还包括录取要求、教育内容、培养目标等质的区别。我国高等教育在量上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在质上则兼具"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特征,是二者的统一,其基础是两种哲学的统一,而统一的方式即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多层化,即将大学进行分类、分层和分工,由不同的大学承担不同的功能,使"精英化"和"大众化"在不同类型的大学或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分别体现。  相似文献   
103.
关于科学技术化的“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哲学视角透视了科学技术化过程中“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加以探讨,着重研究了科学技术化过程中的“知”与“行”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4.
埃尔金以“不当步骤”和“正确物”思想改造传统建构主义,并通过解释名称指称为之作出系统辩护。她强调诠释和理解在解释语言-世界之间关系中的作用,以此批判主流名称指称理论,并对指称概念进行扩充。埃尔金为其建构主义的辩护是不彻底的,但它道出了融合分析哲学和诠释学重构认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黄顺基教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钱学森创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106.
依据经典辩证逻辑,辩证思维推理的整个过程,是以事物发展内在根据和发展趋势的确定性为前提和基础的.在复杂性科学视野下,辩证思维推理则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统一:一是由事物运动趋势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推理的复杂性;二是由主体认识进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推理的复杂性;三是由人们行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推理的复杂性.同时,复杂性科学强调辩证思维推理的多矛盾性;强调逻辑、历史和环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7.
干预主义者所持有的因果关系理论是单一标准的,他们认为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优于因果多元主义。但是,通过对因果多元主义的分类表明,伍德沃德通过批判形而上学的因果多元主义进而驳斥因果多元主义是有失偏颇的,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不仅和概念的因果多元主义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因果多元主义相互融合,而且支持概念的因果多元主义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因果多元主义。  相似文献   
108.
分析陈述和综合陈述的区分是现代经验论(即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立场的理论基础,蒯因在著名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对分析-综合陈述区分的拒斥,常被看作是对现代经验论主义理论基石的最严重的摧毁。本文对蒯因批判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通过考量他批判两种陈述区分的真正哲学意图,阐释他的后经验主义哲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9.
李世森 《科技信息》2013,(9):213-2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竞技运动认识论的哲学思辨的视角,认为真正的一切客观化的普遍意识不是那种超越在康德的意义(意识的)活动的意识,而是通过尽量退入自我的内在本质里,在自身内部把握一切客体的意识,旨在提升对西方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0.
《科学世界》2010,(11):88-89
灵魂存在的观念源远流长,尽管科学并不支持这种假说,但很多人还是笃信存在灵魂。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试图从生理本能和认识论的根源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