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6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西瓜阴瓤即西瓜瓤肉质恶变,瓜农俗称为“水串瓤”、“水托”等,发生病害的西瓜失去食用价值。有不少地块会全田发病,甚至绝收,瓜农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272.
病毒侵染寄主后植物的氨基酸糖蛋白含量发生改变 ,导致病毒传播介体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大豆花叶病毒 (SMV)侵染大豆后碳氮代谢发生变化 ,病毒明显地抑制寄主碳水化合物代谢 ,促进寄主氮化物的代谢 ,有利于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西瓜花叶病毒 2号 (WMV 2 )为新疆甜瓜的优势种病毒 ,棉蚜是其有效传播介体。作者于 1 995~ 1 996年研究了西瓜花叶病毒 2号侵染寄主甜瓜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将确定为WMV 2的病毒从甜瓜上分离提纯后 ,接种在防虫温室盆栽培养的寄主植物甜瓜 86 0 1品种的 3、4片真叶上 ,病株和对照健康株各 3 0盆。接毒后 …  相似文献   
273.
西瓜枯萎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危害西瓜生产,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提高抗病性对西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作为生防菌处理接种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Fusarium oxysporum f. sp.niveurn race1, FON1)的西瓜幼苗,探究生防菌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作用。结果表明:链霉菌A02对西瓜枯萎病防治效果可达68.23%。枯萎病菌FON1侵染条件下,接种链霉菌A02可增加西瓜幼苗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显著提高西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与单接种FON1相比,接种链霉菌A02可使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含量增加62.00%。综上,链霉菌A02可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和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提高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74.
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在一份发表在《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的报告中指出,尽管冰箱储存西瓜能保鲜,但营养成分会少于室温储存的西瓜。 位于俄克拉荷马州莱恩市的美国农业部中南农业研究试验室的科学家维奇及柯林斯详细测试了在40℃、30℃、23℃下储存了14天的西瓜中的类胡萝卜素(一种能够抵抗太阳、化学品及日常生活对人体伤害的抗氧化剂)和西红柿红素(一种使西瓜和西红柿呈红色的抗氧化剂,能预防心脏疾病和一些癌症)。  相似文献   
275.
本文认为《经行记》所载的末禄国寻支瓜就是西瓜,唐朝杜环是史籍中第一位在域外目睹、食用并记录西瓜的中国人。五代时期的胡峤是史籍可考的第一个在中国本土食用西瓜的人,他“始食西瓜”在辽大同元年(947)秋夏历八月十五日前后,具体地点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府驻地天山镇附近,来源则是天赞三年(924)“拔浮图城”时“契丹破回纥得此种”。浮图城的西瓜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西州回鹘都城高昌(今吐鲁番)。契丹(辽)“以牛粪覆棚而种”西瓜之法源自汉地,这是一种风障和温室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方法,对传统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进行了移植和发挥,且种瓜者当为汉人。洪皓最早将西瓜成功引种到江南,时间为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夏历八月。中国南方最早种植并收获西瓜的时间在绍兴十四年(1144)。出土的西夏文献汉文《杂字》所载“大石瓜”即为西瓜,来自所谓的“大石国”,即喀喇汗王朝。此“大石瓜”与契丹所得西瓜同源,均在893—915年间由萨曼王朝向喀喇汗王朝传入。  相似文献   
276.
金龙宝西瓜品质优良,较耐贮运,产量最高可达7.5万kg/hm^2,是目前国内了代中冠龙的最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77.
酚二磺酸光度法测定西瓜中硝酸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器中提取西瓜样品,用亚铁氢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活性碳脱色素,酚二磺酸碱性条件下和硝酸盐生成黄色化合物,样品的硝酸盐检测结果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样品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278.
西瓜NPR1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农杆菌转化西瓜的影响。西瓜遗传转化的适宜条件:3 d苗龄的子叶,预培养1 d,农杆菌侵染10~15 m in,共培养3 d;不定芽与根的潮霉素(Hyg)筛选浓度分别为20 m g.L-1和6 m g.L-1。对20株西瓜转化苗进行DNA提取,PCR检测,其中5株呈阳性,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西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79.
观察野西瓜果实乙酸乙酯萃取物(CEE)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表明CEE疗效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一次性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15 mg/kg)造成小鼠急性心脏损伤模型,测定血清LDH,CK,全血中总抗氧化能力(T- OAC)、心肌组织CAT、SOD、MDA中抗氧化酶的活力,观察野...  相似文献   
280.
西瓜和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酿制玫瑰茄西瓜复合果酒。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时间、玫瑰茄提取液浓度、酵母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对果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复合果酒的最佳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玫瑰茄西瓜复合果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是酵母添加量,其次是白砂糖添加量和玫瑰茄提取液浓度,而发酵时间的影响最小。最佳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7 h、玫瑰茄浸提液浓度为3%、酵母添加量为0.04%、白砂糖添加量为44%(均以西瓜汁重量计)。经单宁、果胶澄清处理后的复合果酒,色泽为淡黄色,酒体澄清透明,微酸爽口自然,酒精度为8.33%V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