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根据近年来运用三维空间的构造分析方法研究小构造,尝试通过反映有小构造内容的几种主要构造图的剖析,阐明了在煤矿区研究小构造的具体方法细节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1985年1月至5月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649例(男315例,女334例)蒙古褶,上眼睑褶皱。调查为随机取样,被调查者年龄在9—25岁之间。蒙古族人蒙古褶平均级(x±S.D.)为1.94±0.883,出现率为93.91%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的蒙古褶出现率较高。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为(x±S.D)1.21±1.032,出现率为71.10%,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与出现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地质工作者认为,东坪金矿是产于碱性杂岩体中的重熔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属于贫硫化物破碎带钾质蚀变岩型金矿。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该矿床的赋矿岩石和赋矿构造提出新的认识,认为变形、变质和剪切是矿化的直接动力,褶皱与剪切带是该金矿的联合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四川会理下村地区会理群中钩状褶皱的剖面形态分类,钩状褶皱与大褶皱的关系,钩状褶皱和构造置换形成的物质条件、温压条件、力学条件,钩状褶皱与纵向构造置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秦岭地轴东段核心部位有规律地分布着一系列卵形褶皱,本文对其中之一的文龙庙卵形褶皱进行了构造解析,该卵形褶皱是由三期褶皱叠加而成。该区变形十分复杂,总的变形体制为塑性流变、韧性剪切、似弯滑、似弯流等;叠加褶皱的形成是在东秦岭开合构造背景下长期发展之结果,既有前寒武纪的塑造作用,也有后寒武纪的再造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常发育在变质岩系中的层内褶皱近年来在北京西山的沉积岩层中广为发现。其特征表明,它们系构造成因,而非同沉积褶皱。通过层内褶皱的构造分析,尤其是它与大型褶皱特殊关系的查明,以及变形标志体的有限应变分析,北京西山的层内褶皱是大型纵弯背斜之上重力垂向压缩及侧向扩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徐州、铜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至今仅开发部分煤、内生铁矿和石灰岩。根据地层、地质构造和岩浆岩特征分析,这地区不仅存在许多上述矿产,而且拥有大量铝土矿、沉积铁矿、白云岩、迭层石石灰岩、铜、金和银等矿床。应向新区和按确定的标志寻找新矿,或采用综合方法开采靠近煤层的矿床。  相似文献   
18.
对岱海地区冰缘分期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岱海地区河湖相地层内所夹的上、中、下三层冻融褶皱及周围山地冰缘地貌的观察与分析,结合其所在地层的层位关系和~(14)C年代测定,划分了本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三个冰缘期、两个间冰缘期和一个冰缘期后,并讨论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大量实例提出的填补构造,是指充填岩层虚脱空间补偿那里压应力不足的层间构造。填补有多种形式。其中,填补褶皱是区别于寄生褶皱的另一类从属褶皱,填补角砾岩是构造角砾岩之一。马角坝地区三个级序的不协调构造中,Ⅱ,Ⅲ级分别是高一级序构造的填补构造,Ⅰ,Ⅱ级为叠瓦式构造,Ⅰ级构造组成的叠瓦式构造是一个大型推覆体上盘系统中的无根薄皮构造。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精密车削技术来调控Au/PDMS双层结构形成规则有序的锯齿状褶皱图案.以超精密车削技术在铝合金样品表面上加工的条纹图形,经复制模铸得到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底表面上的反相结构.用离子溅射方法在PDMS基底表面沉积一层20-50 nm厚的Au膜,在冷却过程中Au/PDMS褶皱图案与基底形貌相互作用,从而成功地调控出规则有序、波长可控的锯齿状褶皱图案.经实验分析,PDMS基底形貌与褶皱图案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形成锯齿状褶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