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338篇
教育与普及   1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7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本文报道了不同剂量(1万仑、1.5万仑、2万仑、2.5万仑和3万仑)~(60)C_oγ—射线照射小麦干种子后,对发茅势、发芽率、初生根长度和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 电离辐射损伤引起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并借助细胞学的方法观察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由于电离辐射所引起的染色体畸变,如小核(微核)、断片、桥、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裂、染色质团缩、染色体环等细胞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4.
125.
在不同耐肥性的6个小麦品种幼苗中,硝酸还原酶(NR)活力差异显著,耐肥性弱的品种NR活力高,活力是负相关关系。过氧化物酶活力,耐肥性强的高于耐肥性弱的。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的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耐肥性强的品种均有8条酶带,且着色深,耐肥性弱的品种则有7条,着色较浅。此外通过根系活力测定,耐肥性强的低于耐肥性弱的品种,而叶绿素含量则高于耐肥性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6.
三十烧醇能提高小麦从旗叶叶绿素含量、幼穗的干重及灌速度。亚硫酸氢钠也有同样的效应。两者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十烧醇和亚硫酸氢钠混喷能提高小麦千粒重,尤以0.1%KH_2PO_4+200ppmNaHSO_2+0.5ppmTRIA的混喷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27.
128.
基因型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6——1989年,我们研究了基因型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培诱导率受核内或核外多基因影响;用高山愈率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获得高的出愈率,并且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和超亲现象;母本对杂交F_1代出愈率的影响强于父本;通过花培方法获得的材料在花培中显出高的出愈率。  相似文献   
129.
松嫩平原喷灌小麦土壤耗水规律及喷灌轮喷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肇州县为代表的松嫩平原地区喷灌小麦土壤耗水规律及喷灌轮喷期的确定问题.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归纳、得出这一地区喷灌小麦土壤深度不同,耗水率也不一样,其规律是,随土层加深,耗水率递减。对喷灌轮喷期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甚少,本文以独特方法,主要以作物适宜含水率的上限、下限差为基本理论依据,导出轮喷期的半经验公式,得出这一地区小麦轮喷期可在6-8天.  相似文献   
130.
应用RAPD分析1个抗条锈病的小麦-黑麦易位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毛龙 《科学通报》1994,39(22):2088-2088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一项新方法.它通过短引物(通常含9—10碱基)和模板间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下配对,引发在基因组若干位点的DNA扩增,获得产物.RAPD技术快速,易行,只需少量的DNA,因而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条锈病是我国北方麦区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近年随着新的生理小种条中28,29的出现,使得原来抗条锈的洛夫林10,13号等1B/1R代换系或易位系的抗性逐渐丧失,因而急需新的抗条锈病品种.本文报道利用RAPD方法对1个新的抗条锈病的小麦-黑麦易位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讨论了RAPD技术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