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荒原》虽然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但是它更加指涉现代西方社会精神荒芜的文化现象,在《荒原》里,神话只是作为一种功能与结构而存在,充满现代性的社会里并没有诞生新的神话,神话已经被消解掉了,《荒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荒凉。 相似文献
32.
荒原上的孤独者--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她的人生悲剧意识。她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天赋,直觉地将自己的经验世界转化为小说世界,把创作作为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她用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基本理解,她告诉人们,人间无爱。她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情感关系,以“人生挑剔者”的姿态极尽揭露人性冷酷、自私、丑恶之能事。她力图展示人们对生存的无可奈何,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充满了荒谬。她将解剖的力量集中在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血缘亲情关系上,力透纸背地表现扼杀血缘亲情的三大毒素:金钱,自私与变态。她所展示的荒原般的小说世界源自于她的荒原般的精神世界,她所写的故事均来自她的生命体验的最深刻的部分,她是一个踟蹰于荒原般的世界中失落了希望的孤独者,正一点一点地沉入巨大的心灵黑洞。 相似文献
33.
李小莲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1)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之一,也是他悲剧创作的开始。文章主要是评论小说中的悲剧。而小说中的爱格敦荒原是主要的人物的生活背景,同时也是发生悲剧的主要因素。在小说中游台莎和约布赖特太太这两个人物最终难免与死。不论是谁,只要他们想反抗荒原,他们,或多或少,会得到惩罚;反之,他们会有幸福的生活。简而言之,谁背叛自然谁将会迷失,那么悲剧也将会发生。 相似文献
34.
江玉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6)
在对文明衰落、道德沦丧、精神死亡的揭露和批判中,《荒原》孕育着强烈的新生和复活的意识,它们隐藏在死亡意象之中,通过原始的前意识生命欲望冲动达到现象还原,重新获取新的生命;诗人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又使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的意识在《荒原》文本中互相交织、相互感应;同时宗教、神话和现代荒原话语把复活的意识统一在文本中的潜意识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