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84篇
丛书文集   248篇
教育与普及   3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787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659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866篇
  2008年   799篇
  2007年   712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古建筑之斗拱构造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平宁 《安徽科技》2003,(12):59-60
一、斗拱在中国建筑中的历史渊源和作用 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斗拱,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西周初年,从西周到战国时代若干铜器的装饰图案中已有栌斗.到汉朝,斗拱不仅见于两汉时期,还见于东汉的石阕、崖墓和明器上的建筑中.及至唐代,斗拱已臻成熟极盛.这时的斗拱既用以承托屋檐或平坐,将屋面或楼面的大面积荷载传递到柱上,也是建筑形象组成部分.在建筑的整个立面构图上斗拱发挥了结构和艺术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表现出中国木构建筑稳健和雄丽的风格.此外,斗拱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到明代和清代,斗拱建筑结构已从注重力学角度阶段逐渐演变成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并进一步形成装饰化的规范发展阶段,这时已是一个与近现代建筑结构艺术有机衔接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2.
中国传统文化有看独特而丰富的体闲思想内涵,主要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按照历史的逻辑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先泰文化、魏晋六朝的隐逸文化、唐宋文化、明清休闲小品文和近代文人闲适文化的休闲思想中,看到休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3.
泰山石刻的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石刻记录了古往今来旅游者的游踪和心迹,是一部展开的泰山游览史,成为泰山景观的精华。泰山石刻对旅游者的吸引是综合的,其旅游价值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64.
艺术生产理论不是本雅明的思想专利,但他的理论有其独特性。本雅明认为,作为艺术生产力的艺术技巧是艺术革命的动力和源泉;作为艺术生产者的艺术家,应主动自觉地采用新的艺术技巧,推进艺术革命;作为艺术消费者或观众应成为艺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65.
陈旭升 《自然杂志》2003,25(2):100-105
事物的发展似乎总是经历着否定之否定过程.在古希腊时代,科学与艺术曾融合于一体;到了近代工业化社会,科学与艺术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家与艺术家相互间有了更多思想交流的新渠道,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再度彼此靠近,大有相互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166.
三峡兴隆洞出土12~15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和象牙刻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高星  黄万波  徐自强  马志帮  J.W.Olsen 《科学通报》2003,48(23):2466-2472
在重庆市奉节县兴隆洞发掘出土早期智人牙齿、石器、有人工刻划痕迹的象牙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这些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埋藏状况说明该洞穴是一处远古人类的居住遗址. 通过出土动物群推断和铀系年代测定, 古人类在该洞穴的生存行为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 距今12~15万年前. 这是在三峡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 出现在剑齿象门齿上的刻划纹成组分布, 组成简单而抽象的图案,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类有意识的刻划作品, 对原始艺术的起源和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行为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7.
在萌芽状态,艺术和科学难以区分.那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通过感官依据来揭示自然奥秘:而到了20世纪,科学已发展为一个理智王国并为保持理论的纯粹性而放弃了感官依据.这时,科学和艺术的割裂就变成无法避免的现实。目前很难确切阐明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关系,但是.有很多证据可以表明,科学对艺术仍然发挥着它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8.
真实、简洁、明快、生动、流畅、富于美感且能传播全新的信息,使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富于无穷的吸引力。要提高新闻的感染力,电视新闻工作必须掌握应用画面语言的艺术,充分展现画面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9.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中的符号定时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研究了欧洲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VB-T)系统,提出了基于FPGA的COFDM接收机同步解决方案,对该方案中的符号定时同步,步骤同步和采样钟同步作了简要阐述了,经大量的同步算法仿真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符号定时检测算法:通过设置门限、保持窗宽和相应时延可准确估计符号起始位置及频偏,相应的FPGA硬件电路经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功能样机调试证明,该算法实现复杂度低且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0.
本文探讨吴组缃小说悲剧特点的来龙去脉,着重选取吴组缃三十年代颇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从结构人物、情节、结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吴组缃高超的悲剧艺术完全能跻身同时代第一流小说作家之列,以期引起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对吴组缃作品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