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6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景观,产生了以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  相似文献   
42.
中西部资源环境及其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本文就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主要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资源环境开发与保护对策,以期能促进中西部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整治。  相似文献   
43.
三峡文化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着重论述什么是三峡化以及三峡化的多层化蕴含,即:人与奇山秀水的和谐;泛自然神论的浪漫精神;兼收并蓄的化因子。最后论述了三峡化的心理结构及其未来的走向,指出来的三峡化在革新创造的同时,应当留住它的根。  相似文献   
44.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根据自然环境和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特点,全区划分为两个作物区:即长城沿线滩地区和丘陵沟壑区。  相似文献   
45.
陈华 《华东科技》2007,(10):10-10
9月20日,由著名慈善家、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科技馆主办的"动物世界"展正式拉开帷幕.精美绝伦的珍稀动物标本、壮观奇特的多媒体展项、栩栩如生的五大洲自然环境,营造出一幅"自然、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宏大场面.  相似文献   
46.
《大自然探索》2009,(11):7-7
在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伊索寓言》中,一只口渴的乌鸦想喝水,但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它捡起一块块小石头扔进瓶中,使瓶中的水位上升,最终喝到了水。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不过,最新研究认为,这个寓言故事很可能是根据事实所写。  相似文献   
47.
李石洲 《大自然》2010,(3):75-75
被称为“广东北大门”的韶关市不仅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岭南历史上有名的重镇,也是华南虎的故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是一个“到处深山密林,终日行无人迹,生灵不可胜计,山中老虎称王”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取,自然环境逐渐被破坏,大量森林被砍伐,造成华南虎食物链破碎,栖息环境岛屿化和片段化,  相似文献   
48.
常平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问题,由一个小村发展成一个年产值50亿,既是集体的,同时又产权清晰的产业大集团。在前往壶关县常平村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和地方干部讨论发展小城镇和"农转非"的问题。现在,在地方城市边缘纳入城镇发展的农民,往往  相似文献   
49.
杨作增 《科技资讯》2012,(14):78-79
本文试图以例证说明建筑是怎样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工业革命后,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渐匮乏等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正是在全球不断发生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思想反思的结果。近年来,环境思想的发展也促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50.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西北地区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水利工程浩大,维修费用高,在晚清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迟滞,更给整个西北地区水利修建提出了挑战.此时期水利修建呈现出由政府主导和控制,修建区域相对集中,战乱、灾荒影响深重等特点,凸显了水利修建乃权宜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