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9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56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308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高等学校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媒体电脑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灵活的交互能力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使人们认识到它的巨大潜力。缺陷化学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必修课程,缺陷的运动过程不仅涉及到普通化学与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运动的引起、发生、趋势及其应用。本文以缺陷化学为例,研究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2.
钻孔桩是最普遍的基础形式。本文通过对冲积平原钻孔桩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分析.介绍了钻孔桩在冲积平原中施工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3.
跨孔超声波透射法是无破损检测桩基完整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具有结果准确、测试成本较低,检测快捷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跨孔超声波透射法的原理、检测操作要领,并结合工程实际介绍检测评定的方法,最后对跨孔超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
混凝土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外观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漏浆、脱皮起砂和裂缝等,对这些缺陷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扣拆模与养护等方面探讨了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5.
基于颜色矩的木材缺陷聚类识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监督聚类木材缺陷识别方法。该方法借助于木材图像颜色矩特征提取,有效实现数据降维,利用K-means算法对产生的特征数据集进行聚类,产生不同木材表面类型类别标签,自动找出并正确标识木材表面缺陷位置。分析了不同木材表面缺陷类型识别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木材表面缺陷自动识别,平均运行时间为0.442 s,平均识别查准率约为86.5%,平均识别查全率约为81.1%。  相似文献   
76.
结合沈吉高速公路No.6合同段的工程实践,分析桥梁结构物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7.
本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方法研究了形变纯铜缺陷产生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讨论了位错密度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电子寿命方法研究形变缺陷的适用范围。对试样所作的TEM观测得到与正电子寿命方法定性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本文针对硅中杂质、缺陷对器件制作和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控制杂质与缺陷的不良影响和提高器件的成品率和优品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对铸件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铸造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按工序将铸造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数据模型,可发现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工序以及相关的故障因素,向决策提供信息,有利于决策解决生产中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地检测无缝钢管内表面缺陷的方案.对内表面缺陷的检测原理作了较详尽的讨论.所设计的传感头具有耦合效率高、自动消除光源功率漂移的一系列优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实验系统具有工作可靠、性能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