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本文对延迟焦化装置换热器管束的结焦原因进行分析,研制出一种适用的清焦剂,取得明显清焦效果,使用该药剂后清焦率达到85%以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20082清焦剂兼具优异的清焦和阻垢功能,显著改善了延迟焦化装置换热系统的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43.
采用长链脂肪醇和短链醇复配,制成W/O乳液体系,制备了一种新型水分蒸发抑制剂.探讨了影响乳液抑制水分蒸发性能的各项因素,如温度、浓度、时间、杂质等,并对乳液体系的抑制水分蒸发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均相体系相对比,非均相-乳液体系可提升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并且该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抗杂质和抗温度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4.
45.
46.
<正>呋喃丹在农业上常用来拌种,以防虫害。由于其属高毒类农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是胆碱脂酶的不可逆抑制剂,如果进入牛羊体内,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使其失去了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引起中毒。临床常见牛羊误食拌有呋喃丹的种子或毒饵中毒的情况,笔者在临床收治几起病例,经及时治疗,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6(SPINK6)蛋白的表达定位与其抗肿瘤作用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研究SPINK6蛋白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定位,并构建产生pEGFPN1-SPINK6载体转染至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使用ER-Tracker标记内质网、lyso-Tracker标记溶酶体、Dil标记细胞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PINK6-GFP融合蛋白的定位.结果表明,天然状态的SPINK6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并在细胞质中有一定的聚集.对照载体pEGFP-N1转染的细胞表达的绿色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也有均匀分布,而SPINK6-GFP融合蛋白聚集于内质网和细胞膜上.说明SPINK6蛋白在合成后被分泌到细胞膜外发挥其作用,可能与抗炎症与抗肿瘤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8.
稠油低温氧化过程结焦行为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重(TGA)、差热(DSC)和高温高压反应釜实验,研究稠油在空气和氮气介质中热转化过程及其反应产物,分析稠油油藏注空气过程中低温氧化对稠油结焦反应的影响,考察稠油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临界结焦温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稠油在空气介质中的热转化过程经历低温氧化、沉积结焦和高温氧化3个阶段;低温氧化使稠油的临界结焦温度降低,稠油在氮气介质中的临界结焦温度约为400℃,而在空气中经历低温氧化后其临界结焦温度降低至280℃。结合稠油结焦机制分析认为其临界结焦温度降低与低温氧化存在显著热效应及组分变化有关,低温氧化过程导致稠油上述变化降低其胶体结构稳定性,引起相分离,加速沥青质物理聚沉,发生化学共聚生焦。  相似文献   
49.
油气生产、储运及CO_2管道输送的过程中容易生成CO_2水合物,添加抑制剂是预防CO_2水合物生成的有效手段。采用蔗糖、凹凸棒石和蔗糖+凹凸棒石作为水合物抑制剂,利用可视化高压反应釜实验装置,在初始条件3 MPa和2℃下,研究其对CO_2水合物生成的气体消耗量、气体消耗速率、诱导时间和水合物生成量的影响。用压力变化法测定了CO_2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用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气体消耗量和水合物生成量;并分析了蔗糖和凹凸棒石协同抑制CO_2水合物生成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蔗糖有减少气体消耗量和水合物生成量的作用,凹凸棒石有延长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和降低生成速率的作用,体系中同时存在蔗糖和凹凸棒石能展现出协同效应,抑制效果最佳的实验体系为30 g蔗糖+1 g凹凸棒石,较纯水体系的气体消耗量减少了18.8%,气体消耗速率峰值降低了60.9%,诱导时间延长了122.2%,水合物生成量减少了26.1%。以蔗糖+凹凸棒石作为水合物抑制剂效果良好,且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50.
含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扰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为防止井筒内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在钻井液中添加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是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含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地层的扰动影响鲜有报道。为探究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对水合物层的扰动规律,利用超声波测试手段,研究了NaCl、乙二醇两类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岩样的过程,并讨论了适用于水合物地层钻井液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含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的钻井液相比未含抑制剂的钻井液会显著促进水合物分解,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加,水合物分解速度会大幅度增加;NaCl盐类抑制剂促进水合物分解的作用明显强于乙二醇醇类抑制剂;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地层引发的水合物分解呈现非匀速现象。深水钻探水合物地层时,防止地层中水合物的分解与抑制井筒中水合物的生成是相互矛盾的,研发适合水合物地层的钻井液配方来平衡这个矛盾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