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虚词研究是我国古代语法研究的主要方面。从语言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解释语法研究传统形成的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经学的引导,内部原因即汉语自身的特点,主要借鉴近年来语言学界出现的一些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并且内部原因是形成以虚词为主的语法研究传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清代苏州惠氏家族四世传<易>,远绍汉学.其在尊汉传统中所表现出的通达的学术观念和实事求是的学风,足可斥倒长期以来学界认为吴派经学只拘局于门户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朱彝尊《经义考·通说》四卷,辑录历代关于经学评论的文字四百余则,均未注明详细出处,且引文多经其剪裁.后代学者不明《经义考·通说》引文原始出处,据以征引时,无从覆案原文,以致时有谬误产生.本文考辨《经义考·通说》十二则引文的出处,期于增加学界转引《经义考·通说》相关材料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间附辑录朱彝尊佚文《两汉精华跋》,并考订出何洛文、刘日宁二人的生卒年.  相似文献   
14.
朴学,以考据为特征,以"实事求是,无实不证,无征不信"为理念,是清儒对宋明理学进行批判的利器。借助朴学,清儒在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引导学术向经学回归的同时,拨乱反正,返还学术以求本真。  相似文献   
15.
在周予同的观念中,经学史的价值作为一种依附性价值与"经学史是由经学转变而来"这两种观念是不相称的。"经学史由经学转变而来"是"历史是连续进化的"这一观念的逻辑推衍。而经学史的价值在于反传统,在于为别的学科提供便利,那么经学史就只具有工具价值。这两种观念的冲突提示要在此之外追问经学史价值的第三种可能,那就是经学史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一浮的“六艺一心论”,是继郑玄的《六艺论》之后系统阐述六艺要旨的一部大论。摆在马一浮面前的有两大问题:一是学科纷呈,学派纷争,如何求其统合的问题;二是经学如何从近三百年的疑古一考古一复古一疑古的循环变奏和受西学冲击后的苦闷彷徨中寻找出路的问题。马一浮“六艺一心论”,可以说是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六艺一心论”是如何解决的呢?一是依其“同本异迹”的统类方法,将全部学术汇归于六艺;二是依其“心外无物”的本体论,将六艺摄归于一心。前者解决的是学科纷呈、学派纷争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经学向何处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诗经学的研究看刘敞对欧阳修经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宋庆历年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学思潮,即宋学。促成宋代这种经学风气转变的标志性人物有人认为是欧阳修,也有人认为是刘敞。而从刘敞的《七经小传》和欧阳修的《诗本义》来看,可以发现刘敞对欧阳修的经学思想明显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七经小传》的成书早于《诗本义》;二是对《诗经》的研究在论述的形式上,《诗本义》与《七经小传》有相似之处;三是对《诗经》的论述在思想内容方面,《七经小传》为《诗本义》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与马一浮,都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长期讲说国学,影响深远.但二君为学旨趣不同,对国学之理解及其讲说国学之目的亦各不同.章先生论国学,以小学为门径,以玄理为终极,分说经史子集,而归宗于佛法;马先生则以国学为六艺之学,又以六艺摄于一心,一切学术摄归六艺.二者取途互异:章先生为古文经学家立场,以孔子为良史,以讲说国学为保存国故,旨在激扬种性;马先生为宋明理学家路数,欲得孔子之用心,而复人人本然之善性,故以讲说国学为昌大人学之机.二者精神又异:章先生归宗佛学,谓孔老庄颜合乎佛说;马先生援佛人儒,虽用佛家名相及解义方法,而以儒正佛.二人宗旨更是不同.透过分疏衡较,恰好可以看出民国初年有关国学研究之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毛诗正义》是《诗经》学史上的精典,汉学《诗经》解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韩宏韬博士的《〈毛诗正义〉研究)》又将《诗经》学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毛诗正义〉研究》围绕着《毛诗正义》的本质和特征,以问题组织章节,并立足文献,将问题置于经学史、文学史和初唐时代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考索了《毛诗正义》的作者和分工问题、体例问题、经学成就、文学思想等,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创意的新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