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5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956篇
系统科学   757篇
丛书文集   479篇
教育与普及   11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2篇
现状及发展   117篇
综合类   14112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452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841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945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839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很久以来,科学家们就认为,用于构筑记忆电路的神经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每一个人获得的细胞数量都是有限的。而且细胞的供应量每一年都在减少,所以,人到中年记忆便模糊不清,而且要学习新东西也越来越困难。但是,新的实验结果已经使这些旧观念开始动摇了。  相似文献   
62.
人造细胞     
本书是至今为止对人造细胞以及相关领域最为全面的概述。作为该书的作者,Thomas Ming Swi Chang,加拿大的华人科学家,有着对人造细胞深厚的造诣。从他第一次设计人造红血球细胞到现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活跃于这一领域。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当初对人造细胞不可思议的想法娓娓道来;像叙述历史一样讲述了人造细胞从简单的构思到复杂的分子机制以及应用的经历,并且预测了今后人造细胞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王文强,男,汉族,1966年10月生,陕西安塞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于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分配至延安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任教。1993年赴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夏家辉院士、李麓芸教授,访问学习医学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开展医学细胞遗传学领域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4.
蓖麻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蓖麻油广泛用于医药、化工、能源、环保和航空航天等多方面,市场销量很大。我县常年种植蓖麻约7000亩,近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已突破10000亩。蓖麻灰霉病是我县蓖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减产50%,甚至绝收。蓖麻灰霉病为害茎、叶、花、蒴果,尤其在开花期至蒴果期为害花和蒴果,引起花蕾脱落,烂果和烂杆,降低蓖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5.
甘蔗作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病虫害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指导广大蔗农科学合理防病、治虫、除草,达到节本增效目的,现将我市甘蔗主要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6.
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膜将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外液分隔开来,使细胞独立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是机体执行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而这种状态的维持有赖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7.
68.
教育的核心是"迁移"。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本学科内的知识迁移能力,还要促进其它学科知识在生物学习中的迁移和扩展。而其它学科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对解决生物学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拟从运用化学"动态平衡"的知识迁移,解决生物学教学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机理"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9.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因反腹胀、双下肢水肿3年,胸闷、气逼1天入院。患者曾于2004年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在省某三甲医院血液科行组织病理学确诊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 )、CD79a( ),CD30和CD45RO反应性( ),行CHOP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观察1年后再次出现脾脏肿大。查体:贫血外观,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律齐,心尖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肌软,左上腹可及肿大脾脏,甲乙线20.5cm、甲丙线21.5cm、丁戊线-3cm,质地硬,胀痛明显,双下肢重度水肿,肌力为3级。乳酸脱氢酶(LDH)210IU/L。胸腹部CT:双侧胸腔积液,脾脏肿大。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70.
《科学世界》2007,(12):10-10
11月4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由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办的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测定一种名为NKX2.1的重要基因,这种基因能促进癌细咆生长,并在肺癌细胞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