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1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3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以令人惊异的速度 ,以无比巨大的威力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前景。发展知识经济 ,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科学普及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空前重视。对国外政府科普工作的研究表明 ,许多国家主要依据国家科技基金会或政府资助的科技基金会推动政府的科普工作。例如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除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外 ,还支持包括促进科普在内的科学教育。该基金会设立了以科普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93.
94.
黄海明 《今日科技》1998,(12):27-28
卫生保健的基本目的是人们拥有健康.健康是身体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一新的概念一经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已获得全世界医学界的认可.人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是自然实体与社会实体的辨证统一.前者是物质,是遗传素质的物质本体,属于第一性;后者是精神,是素质的物质本体的派生,属第二性,但它又反作用于素质的物质本性.祖国传统医学,把人的第一性的遗传素质的物质本体谓之“形”,把由物质本体派生的第二性的精神谓之“神”.明代张景岳《类经》中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这种形神合一的观念,今天仍闪烁着唯物辨证的光芒.  相似文献   
95.
风向标     
《科技潮》2008,(6):4
我国将发射首个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008年8月,我国第一个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小卫星星座即将发射。它是我国第一个多星多载荷民用对地观测系统,由可见光、红外与微波遥感等观测手段的光学卫星和合成孔  相似文献   
96.
科普课件是一种表现某一科技主题、反映一定科普内容的计算机程序,由公众进行操作,对公众的体验过程做出评价。科普课件重在科普,其表现形式有:3D漫游、知识问答、故事等。科普课件游戏化是以课件的科学性为前提,通过创意和设计,使科普课件转化为游戏或具备游戏的基本特征,使公众在活泼愉快、兴趣盎然的情绪中接受科普教育,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琉涛  玉宾 《科技智囊》2008,(6):52-57
科普场馆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主要载体,是培训科普人才、开发科普产品的重要机构,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8.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对相对论的种种误解,人们在哲学、科学、科学史,特别是在科普宣传方面,产生了诸多分歧和思想冲突,至今尤甚。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哲学工作者,不能理解相对论所讨论的理论物理问题;研究相对论的专家,往往忽视科普或哲学理解中的错误。在这一真空地带,任由思想自由驰骋,好处是思想活跃,坏处是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99.
杨秀萍 《科技馆》2004,(2):30-30
为了适应培训工作的需求,2003年底中国科技馆将原有的计算机教室进行了装修改造。新教室于2004年初建成,现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后,引起了国际科学史同行的关注。王作跃、胡大年等学者向国际科学史杂志Isis编辑部和丛书主编张柏春建议,邀请国际同行对丛书进行评介,并将书评发表在Isis上,以扩大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2008—2010年间,Isis(图1)先后刊登了17篇书评(表1),对丛书中的20部著作分别进行了介绍和评论。这一系列书评,加上2007年9月Isis组织的"科学与现代中国"专题讨论,使得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成为当时国际学界关注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