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7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6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以氧化淀粉、松香酸及两者的混合物,分别模拟为溶解物质(DS)体系、胶体物质(CS)体系及溶解与胶体物质(DCS )共存体系,采用3种不同特性的聚胺固着剂加以作用,固液分离后测定模型物的残余浓度,考察固着剂作用下DS、CS、DCS的稳定性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的DS、CS体系中,固着剂难以大幅去除DS ,但比较容易去除CS ;混合的DCS体系中,DS可附着在CS上被更多地去除,CS则因DS的稳定作用更难去除。综合来看,分子质量大而电荷密度高的固着剂去除DCS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62.
水杨醛甘氨酸Schiff碱的从头算构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从头算HF方法对水杨醛甘氨酸Schiff碱的构象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N键与苯环的共轭以及分子内弱相互作用是分子能量降低的2个重要结构因素.在各存在形态的所有最稳定构象中c=N键均与苯环共轭,均至少存在1条H14的弱氢键.酸式结构最稳定构象羧基上羟基氢H22背离大共轭平面;酸根形态的稳定构象羧基与苯环共面形成平面分子,且存在2条氢键;钾盐酚式最稳定构象羧基螯合成键,而醌式最稳定构象为平面分子,羧基单齿成键,且存在H14的2条弱氢键.由于具有很大的能量优势,水杨醛甘氨酸Schiff碱在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为酸式,该结论与其水溶液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63.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白腐菌处理碱木素废水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采用2种运行方式,分批运行3个循环,碱木素脱色率为50%~80%,COD去除率达50%以上,连续运行55 d,碱木素脱色率达60%,COD去除率达84%.  相似文献   
964.
蝙蝠葛碱对肾上腺素所致药物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对肾上腺素所致药物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方法各组给药前均先给肝素钠500 U单位,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Saline)10 mL/kg、Ver组(0.98 mL/kg剂量给药组)、低剂量组(2 mg/kg)、中剂量组(4 mg/kg)、高剂量组(8 mg/kg)3个剂量给药组,在注射相应药物之后1~3 min之内,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0.18 mL/kg.标记给药后各组大鼠的血压变化.结果Dau 2,4,8 mg/kg组和Ver组注射Dau及Ver后,血压下降明显,Dau 8 mg/kg组效果最显著平均动脉压均值降至12.9 kPa.Dau 4,8 mg/kg组和Ver组与Control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给予NA后,Dau 2,4 mg/kg组及Ver组血压均有所上升,Dau4 mg/kg组和Ver组升高幅度相似,Dau 8 mg/kg组血压上升幅度不足Control组一半(平均动脉压均值为17.6 kPa).且Dau 4,8 mg/kg组和Ver组与Control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示Dau可以降低正常大鼠血压,不同浓度的Dau对NA引起的大鼠血压升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965.
李雪萍 《河南科学》2019,37(9):1422-1426
矿渣主要是一种填充料或者代替部分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工成矿渣水泥,同时也是碱激发水泥的重要材料.通过改变粉煤灰、水玻璃、偏高岭土、硅灰以及石灰的掺量,评价其对碱矿渣混凝土和易性及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及水玻璃的掺入能够改善碱矿渣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中粉煤灰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硅灰、石灰以及偏高岭土的掺入会降低碱矿渣混凝土和易性;粉煤灰、石灰及偏高岭土的掺入会降低碱矿渣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其中偏高岭土对强度影响最为显著,水玻璃、硅灰的掺入能够增强碱矿渣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其中水玻璃对强度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66.
以碱改性粉煤灰为原料对含铬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单因子pH值、温度、粉煤灰的用量、震荡时间4个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pH值为9,温度为25℃,碱改性粉煤灰用量为6g/L,振荡时间为60min时,铬离子的去除率高达99.8%.经过动力学拟合发现,碱改性粉煤灰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67.
通过检测热碱解前后污泥理化指标变化,以及不同曝气量(Qb=0.5 、2 L/min)和不同固体停留时间(solids retention time,SRT)(10、20 d)条件下好氧消化(conventional aerobic digestion,CAD)和热碱解-好氧消化(Thermal-Alkaline Pretreatment-conventional aerobic digestion,taCAD)2种工艺常规指标和抗性基因(ARGs)的变化,文章评价了热碱解-好氧消化(Thermal-Alkaline Pretreatment-conventional aerobic digestion,taCAD)工艺处理剩余污泥的效能,并初步评价了其生态风险. 结果表明:在pH=11,T=70℃,t=1 h的热碱解条件下,污泥胞内物质大量释放,热碱解混合物中(sCOD)、(多糖)、(蛋白质)等可达到原污泥的数10倍. 当CAD工艺SRT=10 d时,热碱解的VS去除率分别提高113.9%(Qb=0.5 L/min),160.5%(Qb=2L/min),TCOD去除率分别提高和234.6%(Qb=0.5 L/min)、83.3%(Qb=2 L/min)的. taCAD处理后(NH3-N)明显低于CAD的. 热碱解会使得后续CAD反应器中(sCOD)和(TP)上升. 减小曝气量、延长SRT的CAD过程有利于ARGs的削减,热碱解可导致CAD中部分ARGs回升. 相关性分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CAD中的ARGs传播途径以基因水平转移(HGT)途径为主. 文章在初步评价taCAD工艺生态风险的同时,也为其后续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8.
在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是判别污染物沉淀削减效应相对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对颗粒物低质量浓度入流条件下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效果开展实验监测,分析了不同种类污染物质量浓度、总量削减率与径流、颗粒物质量浓度、总量削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总量削减效果明显,但颗粒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复杂,并对提高总量削减效果预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与进口颗粒物质量浓度、出口流量、径流总量削减率等因素有关,经过多元回归建立了植草沟出口颗粒物质量浓度计算表达式.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更为复杂,通过理论简化分析,建立了污染物总量削减率与径流总量、颗粒物总量削减率之间的二元线性关系,经回归分析表明,在颗粒物低质量浓度条件下,污染物总量削减率均主要与径流总量削减率有关.这主要与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对污染物吸附作用较小、污染物主要呈溶解态有关.  相似文献   
969.
针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水解速率缓慢的问题,采用热—碱联合的处理方式处理污泥,分别考察热碱处理温度、时间、pH等因素对污泥的破解效果,以污泥上清液中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多糖、SCOD及COD溶出率来表征对污泥的破解程度,通过生化甲烷势(BMP)试验来评价热碱处理对厌氧消化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剩余污泥经过热碱处理后COD溶出率、SCOD、溶解性蛋白质及溶解性多糖浓度明显升高,高温及强碱性条件对破解污泥有明显效果,在pH=12、 90℃的条件下处理120 min破解效果最佳,经过预处理的污泥厌氧消化20 d累积甲烷产量1 508 mL,甲烷产率为70.07 mL/g,未处理污泥累积甲烷产量547 mL,甲烷产率为24.14 mL/g,热碱处理后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70.
正交设计碱提小米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米多糖的碱提工艺,考察了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小米多糖收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进行了4因素3水平优化,得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收率的强弱顺序依次是:液固比>提取温度>碱浓度>提取时间;碱提小米多糖的最佳条件组合为碱浓度0.8 mol/L、提取温度80.0℃、液料比20.0∶1、提取时间1.0h,多糖收率为47.27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