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0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76篇
系统科学   480篇
丛书文集   347篇
教育与普及   2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7篇
现状及发展   53篇
综合类   823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874篇
  2007年   745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也越发突出和显著。面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快对实验室软硬件的改革和投入,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作为语音信号处理领域一项基本、关键的技术,基音检测在语音信号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直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对传统的基于短时自相关函数法的基音检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检测一段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基音检测算法只能检测一帧语音信号基音的缺点.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去野点,中值平滑等后处理的基于段的基音检测算法比传统的基于帧的基音检测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初以降,自从教育制度西化之后,在开启科学思维理性之窗时,却关闭了自己“象思维”的悟性之窗,致使中国学人陷入失去主体话语境地。后来几代学人,由于只有单一科学思维理性,以至于不能真正进入和领会中国传统经典。中西思维方式不同,源于语言不同。“象思维”作为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是最具本原性和原刨性的思维。在“轴心时期”,西方在“象思维”基础上产生出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并逐渐构成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象思维”则经过儒、道、佛三家而推向高级形态,构成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崇尚不同最高思想观念(非实体与实体)的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但都非万能。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不能取代,而只有经过会通,才能推进各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师大学生体质分数和文化学科成绩分数的定量分析研究,再次证实了良好的体质是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同时发现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对体质有一个最低要求的临界阈,体质分高于临界阈促进文化学习成绩提高,低于临界阈则制约文化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
26.
《上海信息化》2006,(8):94-94
继网游、blog之后,Web2.0从最初的概念炒作进入了实际操作及市场细分期。如何为Web2.0带来的人气和商业价值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成为风险投资关注的重点。在最近一轮融资热潮中,以交友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网站迅速崛起,成为互联网新宠。  相似文献   
27.
讨论了辅助变量与扰动项相关条件下的回归估计,给出了在这种条件下回归估计量的偏差和均方误差以及均方误差的估计.  相似文献   
28.
马丹 《科技信息》2007,(31):291-291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准则"),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其中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9.
双语的认知机制及其思维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类思维能力的形成出发,分析了不同语言的人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趋同性及双语者语言之间的相依作用,然后分析了母语和外语对思维的影响。指出不同语言的人所形成的有关世界的概念结构是趋同的,其思维内容也是趋同的,不同的只是因语言不同而表现出的思维形式的不同。外语学习者之所以难以形成用外语进行思维表述,是因为受到了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强大干扰,但母语对外语思维过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
从语言的观点看相对主义--论"不可通约"的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思《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为科学哲学带来了相对主义的问题。“不可通约”的概念更使得范式之间“沟通崩溃”,理性比较失去基础。戴维森、奇确等人对此概念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但也没能令人信服地克服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说明,首先不可通约并不意味着不可沟通,人类具有的“普遍语言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实现跨语言的完全沟通。其次,借助语言的创生能力,“不可通约”的问题也可能随着人类语言的丰富而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