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8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室内花卉的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一直是养花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室内花卉的选择与温度、光照、空气湿度密切相关以及水、肥、热的再分配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植物健康生长不但要莳养好,而且时时要进行各种病虫害的防治,以防为主,治在其中。只有掌握了养护防治技术,才能提高室内花卉的观赏性、持续性,促进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2.
上海杨树生态林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上海生态林病虫害及生态林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相对稀少,林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病虫害天敌;上海城市森林受人为因素干预程度大,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明显。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树种盲目增加,打破了原来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不合理引进外来树种,而且树种种植结构不合理或管理粗放,导致一些外来的或原次要的病虫害严重发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杨树生态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3.
金红苹果主要病害有:腐烂病、黄化病。一、腐烂病病状:该病主要为害树干皮层,结果树和幼树均染病受害。多发生在干枝的向阳面和大枝叉上,侧枝受害较轻。初期病疤为红褐色,呈水渍状,并带有酒糟味。后期表皮露出病菌黑色点粒。  相似文献   
24.
可持续治理是风庆县危险性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然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转变森林经营机制;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逐步扩大生物防治在可持续治理中的推广应用;加强检疫防治工作是可持续治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5.
植物源农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但近年来由于滥用化学农药,造成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巨大危害,开发低毒高效的植物源农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植物源农药产业化生产应着重解决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技术和适用剂型开发.  相似文献   
26.
模糊神经网络在病虫害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针对病虫害的诊断,给出了相关的模糊神经网络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7.
本标准规定了定西市绿色(A)食品豌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等内容。  相似文献   
28.
论述杉木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盛 《广东科技》2014,(3):127-128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用材树种之一,树木材质好,生长快。根据日常工作时间,对杉木病虫害种类加以分析,包括对杉木炭疽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杉木生理性黄化病、双条杉天牛、杉梢小卷蛾以及白蚁等进行了防治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29.
30.
生物防治是温室观赏作物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温室观赏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其应用特点等方面综述了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防产品用于温室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温室观赏植物病虫害治理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