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对于德国作家台奥多尔·冯塔纳的长篇小说《艾菲.布利斯特》,评论界关注得较多的是小说的叙述艺术、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宗教文化等方面。德国汉学家顾彬首次提出该小说描写了一个"抽象的中国人",但未作深入解读。今详细解读这个"抽象的中国人"在小说中的"出场",从三个方面(即小说结构、女主人公的人生认识、作家的中国认知)揭示出"中国人"的隐喻作用及爱与血的象征意义;并指出,"中国人"这一形象的刻画是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条暗线,对"中国人"的象征性的含蓄描写同中国画中的留白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2.
教学中的"空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整的倾向,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愉快的感受,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更好体会文中的妙境.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由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即输出的信息不是"全息",这样就形成一种"潜伏着的信息",留出的"空白",从表面看来,相对减少了传递的信息,但客观上却促使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逐步学会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3.
留白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中国艺术历来讲求留白的妙用,司空图在《诗品》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渔在《中国画论·神韵说》写道:“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留白”艺术的作用分析,提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在审美教育层面寻找新的理念元素,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学生个性的完善、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5.
意象派英文歌词用词精练朴实,但意蕴丰富,存在理解难、表达难、配乐难的汉译难点。基于西方意象主义和中国意境论、歌词与诗歌的共性,意象派英文歌词的汉译应以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为指导,结合编曲特点、音乐节奏及旋律,临摹出原作意象,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特征,尤其是作品中的"留白"效果,同时,应考虑译语受众的审美要求。对当今主流音乐平台和网络媒体中歌词的译配案例表明,"三美"原则和"临摹"原作意象法,可有效再现意象派英文歌词的神韵。  相似文献   
26.
书籍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与排列的疏密也可以产生虚实的效果,巧妙地利用实体与空白可在版面中产生丰富的层次,更好地衬托主题,集中与引导读者的视线。纵观近年评出的"中国(世界)最美的书",留白技巧的运用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妙笔。  相似文献   
27.
在化学教学中,给学生留点回味思考的余地,就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在导入新课时留白,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时留白,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其自我感悟;在解题时留白,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其自我顿悟;在结束课堂教学时留白,就能让学生自我回味,温故知新。在课堂评价中留白,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布置课外作业时留白,就能提高学生复习功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8.
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同时也是颇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中弥漫着诗意;他的山水诗又有着明显的画面布局的特征。本文将深入分析王维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留白”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存在于多种艺术领域当中,比如书画艺术的“计白当黑”,文学艺术的“不写之写”,音乐艺术休止符的运用等等,都可归入此类。其共同点是强调以虚显实,追求“无”中生“有”,对于实现形象间的流动过渡,展开创造性想象起用常规手法达不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