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136篇
教育与普及   1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29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测试分析了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组装的锂离子充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碳化 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时,其碳化处理温度有一个最佳温度范围,酚醛树脂碳化产物 的最佳温度在700℃左右;树脂碳化产物的比表面积是影响电池充放电性能的重要因素,碳化 产物的比表面积越大,电池的充放电量就越高,电池充放电量与充放电电流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决变电压处理器上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为目标的任务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控制步的电池感知任务调度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电池感知优化最有效率的范围内, 该算法跟传统的简化算法相比,在计算复杂度相当的情况下,电池代价降低6.1%, 实际消耗电荷降低9.4%, 而跟迭代算法相比,电池代价下降2.5%, 实际消耗电荷略微增加,但是算法的运行时间平均下降99.7%.该算法能有效地降低系统能耗和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73.
陆金周 《华东科技》2007,(10):39-42
由于价格优势抵消了效率不足的缺点,市场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是传统硅太阳能电池的两倍,其中蕴涵的巨大商机无以估量。  相似文献   
74.
75.
新知短信     
电池车创下吉尼斯速度纪录8月4日,日本大阪产业大学与松下电器的一个联合项目小组开发的只用5号电池的动力车,创下了平均时速105.95千米的新纪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定为"世界最快"。  相似文献   
76.
刊中刊     
《科学》Science第322卷5905号通过X射线分析分子振动情况在强激光场作用下当一个电子从原子核内层电子轨道跃迁进入N2O4分子振动的轨道中时产生强度不同X射线,可以实时动态地反映出分子在压缩和伸展的振动周期中电子的空间结构和轨道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7.
锂离子电池是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推动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应用于卫星、无人机等国家战略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战略高地.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不仅源于新兴能源材料的创新,还与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极片制造作为生产锂离子电池最核心的过程,包括制浆、涂布、辊压三大关键工序,制造的正负电极构成了电化学反应载体和整个电池的核心.在电极制造中,多孔多组分电极微结构发生复杂的演化与定构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特性等性能.本文分析极片制造中制浆、涂布和辊压技术进展与应用情况,重点讨论电极微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演化以及其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旨在从“制造工艺-微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视角形成对电极微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制造工艺的进一步认识,为研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8.
相较于传统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储能等领域中.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其安全性受到极大挑战,电池安全事故频发.热失控是导致电池安全性不佳的主要诱因,其受到滥用情况、电池初始状态、工作条件以及电池结构设计的影响,无法完全避免.了解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特征,对电池热失控进行检测和早期预警,避免热失控引发的灾难性安全事故发生,可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本文系统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主要诱因(包括电滥用、热滥用、机械滥用等)、热失控发生的过程及早期预警信号和方法(包括电池电压/电阻、温度、压力、气体、声音、烟雾、火焰等).最后,对未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的高精度、宽应用范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9.
文章基于锂离子全电池及半电池体系,研究其在10%~90%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内直流阻抗(direct current resistance, DCR)与交流阻抗(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脉冲电流范围内,DCR的大小仅与脉冲时间有关;在1~100 mV的扰动电压范围内,EIS保持不变。当选取EIS谱图中交流阻抗处的时间常数t(Rs+Rf+Rct)作为DCR测试的脉冲时间时,对于全电池体系,2种阻抗测试方法在所考察的SOC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关联性,测得的阻抗值相对偏差小于14.2%;对于半电池体系,2种阻抗测试方法仅在40%~90%SOC内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得到的阻抗值相对偏差小于10.7%。该文将锂离子电池2种阻抗测试方法相关联,对锂离子电池阻抗的测试及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磷酸钒钠(Na3V2(PO4)3,简写为NVP)具有钠离子快速导体结构,被认为是很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NVP的低电子导电性以及循环过程中大的结构变化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进程。通过在NVP中引入导电碳载体以及进行微量的钛掺杂,显著提升了其电子和离子导电性。碳载体可以改善其电子导电性,同时为其体积变化提供了有效的缓冲;而微量钛掺杂一方面可以提升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加快了离子扩散和传输。碳包裹和钛掺杂的协同效应极大地改善了磷酸钒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中,0.1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周后,其可逆容量可以达到111.7 mA·h·g-1;在倍率测试中,在10.0 A·g-1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可以达到85.3 mA·h·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