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者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论述了农牧交错带草原的特征、演变与现状 ,分析了造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区生态退化的原因 ,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 ,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之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区在人类不合理活动的作用下,水与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进行水资源统筹利用规划与管理,统筹兼顾各县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对水的需求,以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原则,遵循生态规律来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整个绿洲为单元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是绿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副作用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章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指出我国南方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由于追求经济发展而日益突出的四个主要生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市人工柠条灌木资源的调查,全市现有可利用柠条230万亩,其生物量可达36.62万吨(鲜重)。这些灌木资源不仅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为发展畜牧业、建设畜牧业大市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如利用科学合理,将会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农牧民八年后的生计摸索一条路子,但目前我市在加工利用的方式方法上,还没有科学合理的模式,为此,从2005年年初开始,我们进行了柠条加工利用转化试验研究。现对一年来的试验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06,(10):7-7
近日从在京召开的全国林业科学技术大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开展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科技工程、林业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科技工程、森林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林业生物产业发展科技工程、数字林业科技工程、林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工程六大林业科技工程。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生态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自净能力的绿地,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其它基础设施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实地调研和遥感技术解译的资料,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的当前情况,提出了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应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建设城市绿地.  相似文献   
17.
安徽生态省建设已经启动,计划用20年时间把安徽建成生态省,以期摆脱环境与发展双重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生态省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开好局对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认为,创建生态经济示范园区是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点击封面     
《科技智囊》2004,(6):9-9
  相似文献   
19.
曾刚 《华东科技》2014,(4):42-43
正崇明生态岛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态产业体系的实力和水平。未来,崇明应该在自然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其产业核心竞争力。崇明生态岛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态产业体系的实力和水平,因而需要聚焦崇明建立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发挥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西北干旱区的土地退化、生态建设与尊重自然、水土资源利用及区域发展等问题.干旱区土地退化主要为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和草地退化;生态建设中应当尊重自然,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片面追求森林覆被率的提高.采取生态修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有助于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在区域发展中应当重视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区域间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