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甘薯"3048"和"福薯二号"分别喷以甘薯蔓割病菌诱导,取其叶片进行蛋白质提取.抑菌试验表明只有"3048"甲壳胺包衣膜实验组同时具有较明显的抑制蔓割病菌丝萌发和凝集活性的作用.经氨基酸组分和质量浓度的测定推测PR蛋白表达抗性基因与氨基酸的组分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42.
以“芦选一号”甘薯盆栽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和扩繁体系,并以从叶片诱导产生的均匀一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探讨甘薯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干旱胁迫下,甘薯愈伤组织的膜透性显著增大;中度和重度胁迫下,SOD活性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POD活性普遍下降;中度和重度胁迫下,CAT活性普遍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243.
紫色甘薯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紫色甘薯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用1∶ 1的0.1 mol/L HCl-体积分数为95%乙醇在50 ℃恒温浸取4 h,提取效率较好.紫色甘薯红色素属花青苷类色素,pH值对色素的色泽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光照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 、Mg2 、Ca2 、Al3 、Cu2 、Pb2 、Zn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Fe3 、Sn4 有不良影响.紫色甘薯色素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蔗糖、葡萄糖和食盐等添加剂对色素色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44.
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作物。本文对我国甘薯的生产概况、营养价值以及新产品开发进行了概述,强调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5.
研究发现甘薯“闽抗330”的叶片组织粗提液对甘薯薯瘟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olanacoarum E.F.Smith)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感病品种“新种花”则无明显的抑制效应.IEF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不同的作用与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有关,其等电点pH在6左右,这两种甘薯品种叶片组织的粗提液经薯瘟病原细菌(低毒菌)吸附后,“闽抗330”品种中的这条蛋白质带消失,而感病品种“新种花”本身就无这条蛋白带,表明品种对薯瘟病的抗病性与这一蛋白质有关。凝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叶片粗提液均存在对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  相似文献   
246.
甘薯“高自1号”开花与温,光,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于1982—1987年,研究了温度、光照和湿度对甘薯“高自1号”开花的影响.重庆地区以7—9月为盛花期.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2—28℃;适合开花的土温为23—27℃;开花的最适相对湿度为80%—95%;适宜开花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土壤含水量大于28%或小于19%,开花数减少.甘薯“高自1号”属光周期不敏感型,光照长短与开花数之间的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7.
甘薯新品种“渝薯2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对甘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新品种“渝薯20”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20”3年平均鲜薯产量为27.07t/hm ̄2,薯干产量为7.43t/hm ̄2,藤叶产量为25.17t/hm ̄2。其中,鲜薯产量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11.67%;薯干和藤叶产量比其减产2.88%和23.15%。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7.47%,含淀粉18.7%、Vc19.6mg/100g、β-胡萝卜素469.6μg/100g;以干基计,含粗蛋白3.8%、氨基酸3.3%、可溶性糖12.4%。“渝薯20”萌芽性、耐贮性好,结薯较早,净同化率高,抗旱性、早收性、抗黑斑病性较好,1993年已推广4000hm ̄2以上。  相似文献   
248.
研究了影响甘薯褐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抑制剂的最佳褐变抑制浓度分别是:0.02‰亚硫酸钠、0.8‰抗坏血酸、1‰柠檬酸,效果强弱顺序为: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单一抑制剂的实验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条件:浸泡都为30 min,亚硫酸钠为45℃、抗坏血酸和柠檬酸为4℃,亚硫酸钠和柠檬酸pH=2、抗坏血酸pH=1;打浆时间越长,抑制效果越差;复合抑制实验确定最佳条件:抗坏血酸与柠檬酸比例为1∶4,浓度为0.4%,浸泡温度为45℃,pH=2.  相似文献   
249.
中国作物学会将于2010年11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中国徐州第四届国际甘薯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日韩甘薯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甘薯——粮食与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50.
甘薯毛状根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发根农杆菌R1000菌株感梁甘薯(渝薯34品种),获得转化毛状根,从毛状根中选择出了5个无性系,当毛状根培养在含有2mg/L6-BA+1mol/L玉米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当愈伤组织培养在含有1mg/LKT+1mg/L6-BA+0.5mg/LIAA的培养基上,3周以后获得了再生植株,用随机及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检测出了再生植株的多态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