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肌收缩舒张的影响,筛选出蛙骨骼肌收缩曲线共性因子作为骨骼肌研究抗疲劳指标,为蛙骨骼肌作为初步检测抗疲劳物方法提供依据。将蛙神经-腓肠肌标本连接到张力换能器,刺激神经干,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相应的曲线。统计骨骼肌收缩曲线上TFmax50、Tmax、△T、STI、DTI、DTI50、DTI90、+d T/dtmax、-d T/dtmax、t-d T/dtmax,并做因子分析。设计小鼠体内实验,对蛙骨骼肌检测紫色甘薯醇提物抗疲劳效应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因子分析提取5个因子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0.22%,较好地代替原始10个指标来评价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抗疲劳效应。因子1(DTI50、DTI90、TFmax50)可初步认定为综合因子,主要表现的是骨骼肌舒张持续时间。DTI50、DTI90、TFmax50在蛙骨骼实验组与空白组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具有抗疲劳效应,与小鼠体内实验结论一致。因此,DTI50、DTI90、TFmax50能很好地反应紫色甘薯醇提物对蛙骨骼抗疲劳效应。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技》2014,(9):7-7
鉴定编号国品鉴甘薯2011016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高自1号放任授粉 特征特性叶菜型品种,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叶片心形带齿,茎尖无茸毛,顶叶、茎为绿色,叶基呈紫色;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白色;茎尖烫后呈翠绿至绿色,略有香味,无苦涩味,无甜味,无滑腻感,食味较好;抗茎线虫病,中抗根腐病、黑斑病,中感蔓割病。  相似文献   
13.
张应举 《安徽科技》2007,(12):31-33
界首市优质甘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在省级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由界首市绿源高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与高效农业示范园、市甘薯开发协会三位一体)负责实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怀地黄不同品种块根显微结构与糖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和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品种怀地黄块根的显微结构和糖分含量进行了研究,并用SPSS 10.0软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怀地黄不同品种块根的显微结构差异明显,且还原糖含量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块根中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均与块根各解剖结构特征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邓淑娟 《海峡科学》2009,(11):22-23,27
对引种的泉薯830、广菜薯2号等5个茎叶菜用型甘薯新品种的产量、食用品质及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观察鉴定,并对茎叶菜用型甘薯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旨在为这些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观察鉴定结果表明,泉薯830可食用茎叶产量高,综合食用品质中等,采后易于修剪,适宜取食茎尖及叶。福薯10号茎叶产量高,综合食用品质中上,采后修剪较费工,适宜取食茎尖、叶柄及叶片。广菜薯2号茎叶产量较低,综合食用品质优,采后修剪较费工,适宜取食茎尖及叶片。福薯7—6茎叶产量中,综合食用品质中上,采后修剪较费工,适宜取食茎尖、叶柄及叶片。  相似文献   
16.
甘薯新品种"渝苏30"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甘薯新品种“渝苏30”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1997年至1998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鲜薯产量35.80t/hm^2,藤叶产量24.90t/hm^2,生物鲜产量60.70t/hm^2,生物干产量12.50t/hm^2,分别比对照“南薯88”增产9.31%,14.43%,11.36%和0.73%m,其薯干产量9.03t/hm^2,比对照“南薯88”减产3.94%,它在生产上产量表现更好,该品种萌芽性好,结薯较早,大中薯率85%以上,薯块烘干率25.38%,出粉率11.87%,氨基酸含量0.71%,“渝苏30”抗旱性强,抗黑斑病,贮藏性好。  相似文献   
17.
在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琼脂、肌醇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pH值的MS培养基上,接种甘薯茎段、叶柄、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蔗糖的质量浓度为25~30g/L;琼脂的质量浓度为8.0g/L;肌醇的质量浓度为1.0g/L;pH值5~6有利于甘薯愈伤组织的生长。基因型、外植体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间诱导的甘薯愈伤组织产量和质量有差别。1 0mg/L2,4 D与1.0mg/LKT(或6 BA)搭配有利于诱导高质量的甘薯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8.
甘薯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超微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涉及小泡,内质网质和核糖体,小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尤为丰富,参与胼胝质壁的形成,内质网在小孢子母细胞中非常丰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转化为小泡,在小孢子是时期转化为内质网小泡,质体在小孢子母细胞中比较丰富,但处于退化状态,到小孢子时期尤为丰富并集中分布在细胞核的周围,核糖体的密度在小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中均较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降低。  相似文献   
19.
脱毒甘著生产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明中叶后,美洲的玉米与甘薯越过大洋,先后来到中国安家落户,也走进皖西淮河、长江支流的一处处谷地和上游大别山区的高山腹地。玉米和甘薯是比较典型的旱粮作物,它们不太苛刻的种植条件带来了两种作物的极度扩张,从而为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加进了新元素,从根本上改变了种植地民众食物不足的困境,尤其是解决了山区越冬食物不足和春荒的困难。但何炳棣"整体史学"的思维告诉我们,玉米和甘薯的引种,也带来了人口的激增;涌向山地的农民由于缺乏山地耕作的经验,又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环境危急的日益严重。当然,只要能采取波伦式谨慎选择的态度,玉米和甘薯基本上是个好东西。历史的启示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只能走一条"共同进化"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