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3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对东兴煤业地质条件、煤层储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就15号煤层的采煤方法、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支护设备选型、回采工作面的长度、采高和巷道布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放顶煤综采工艺适合本矿现有的生产条件,工作面顶板管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2.
<正>开采沉陷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开采大量的有用矿物,但是开采这些有用矿物产生的开采沉陷,又会反过来影响和破坏岩体和地面上的一些生产和生活设施,影响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要想解决好这个矛盾,开展对开采沉陷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笔者尝试将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开采沉陷预计中,采用实际的煤岩物理力学参数作为计算依据,模拟地表下沉与开采煤厚之间的关系,为控制煤层开采后的地表沉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四台矿综采三队12#8733面为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内错布置工作面,层间距仅0.9~2.0 m,文章介绍了在该条件下综采设备稳装期间及采煤机扩切巷的工艺、工序及支护的措施,对类似条件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王超 《科技资讯》2012,(4):30-31
现代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应以地质条件为主要依据,结合工期、建筑物长度、断面尺寸、结构类型以及施工技术力量等综合考虑。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公路隧道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隧道过煤层施工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过煤层隧道的施工方法和瓦斯防治技术,总结了一套过煤层瓦斯段的施工工艺流程,论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现代隧道施工的方法,而后指出过煤层隧道施工的研究要点,进而分析了过煤层瓦斯段的施工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瓦斯释放和和具体的瓦斯段施工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
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岩移规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方法,对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上位顶煤与采场上覆岩层运动与破坏规律以及地表变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明了上位顶煤与采场上覆岩层存在不稳定拱和地表向顶板方向偏移的非对称性下沉。  相似文献   
76.
<正>长沟峪煤矿安子采区多倾斜煤层,以–140m水平北一北15槽风井三壁工作面为例,该区域煤层倾角为29°~38°,煤层平均厚度为3.5m左右,但厚度变化很大,最小只有1.6m,最大厚度达5.4m。相比其他开采方法,使用悬移支架走向长壁炮采法能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煤炭产量。  相似文献   
77.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给出了如何建立煤层注水效果的预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预测.实例表明,根据本矿已知煤层注水工程的各种信息,采用数量化理论.建立的计算机预测煤层注水效果的方法,不仅可以确切地判定所给定的注水组合参数是否最优,同时还揭露了注水参数与水分增值的内在关系,为调控参数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78.
抚顺盆地的滑积煤及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冲龙 《科学通报》1994,39(23):2175-2175
煤层成因是煤田地质学和沉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历来认为,“绝大部分有经济价值的煤矿床是原地生成的”.作者首次在抚顺盆地的超厚煤层中,发现了大量同沉积滑塌分层(滑积煤)及与之伴生的泥质重力流沉积夹矸,导致建立一种新的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79.
本文建立了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介绍了采区巷道布置方式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了评判各种采区巷道布置方式的指标体系和参数值的确定方法,可供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0.
作者根据对我国主要含煤地层500余件煤层夹矸标本和薄片的观察研究,较系统地提出了煤层中粘土岩类夹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主要依据煤层夹矸中粘土矿物的形态、大小和混入物的成分,将粘土岩类夹矸的宏观和中观结构划分为六大类,30余种结构类型,其中数种是作者新提出的。这一分类不仅丰富了粘土岩类的结构类型,而且也为煤田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种认识手段。煤层中粘土岩类夹矸的结构是地质历史的产物,反映了物源、沉积环境和成岩后生作用的特点,因而地质成因是结构研究的基础。依据煤层夹矸中粘土矿物的形态、产状、石英,长石、锆石等矿物、火山玻璃碎屑的组合和标型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简要论述了各种结构类型的成因,试图通过结构—成因的分析方法,为恢复地质历史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