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9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改进后的没动床层脱硫塔的特点是,塔体填料分怪,填料卸料定时定量,滑动更换床层,气固相内外扩散均匀。避免了脱硫剂强度低,易压碎及结核之弊,利于大型工厂烟气硫。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了几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普遍采用的烟气净化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比较,针对不同的排放要求和投资需要,提出不同的工艺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3.
施艾伟  乔海星 《山西科技》2005,(2):110-111,113
现行烟气脱硫方法很多。文章论述了燃煤电厂选择炭基材料吸附法烟气脱硫的可行性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114.
李冰毅 《科技信息》2008,(17):246-246
本文给出了一种烟气脱硫工程的电气设计方法,通过对某热电厂实际负荷的计算,设计了2×600MW烟气脱硫的供配电系统、信号与测量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提高了烟气脱硫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5.
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硫酸转化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中,通过对各项参数的控制,得出使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为硫酸的转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将吸附温度控制在60℃以上,并保证在烟气中有足够的水蒸气含量,就可以将二氧化硫充分地转化为硫酸。  相似文献   
116.
简述了建筑物中设计防、排烟设施的重要性,介绍了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分析了工程实际中设置不合理的原因,提出了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的监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7.
技术市场     
《苏南科技开发》2006,(2):61-62
电子连接器新材料,新工艺,自动化;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CEHS);封装玻封二极管过程中微小气泡的产生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8.
粉煤灰是从燃煤粉电厂锅炉烟气中收集到的细粉末,其颗粒多呈球形,表面光滑,色灰或暗灰,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因煤的品种及燃烧条件而异。  相似文献   
119.
烟气换热器是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内燃机排气中的碳烟颗粒会沉积在烟气换热器表面,形成的沉积层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这种沉积现象会降低换热器传热效率,增加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同时给换热器设计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针对内燃机排气碳烟颗粒沉积相关的研究大多关注于颗粒在换热器上的沉积总量变化,对于碳烟颗粒...  相似文献   
120.
孙恩慧  郑雅文  王鸽  徐进良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13,234-244
煤在我国处于基础能源地位,发展变革性燃煤发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与超临界水蒸气朗肯循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具有效率高及系统紧凑等优点,是未来动力循环的发展方向,但S-CO_2燃煤发电面临循环构建、锅炉压降及烟气余热吸收等关键难题.为此,本文发展了热力学、CO_2流动传热及烟气余热能量分布综合模型,研究了S-CO_2再压缩/再热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特性,首次发现热效率曲线对于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出现交叉,进而提出了S-CO_2循环采用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的筛选准则.针对锅炉烟气余热吸收问题,本文通过揭示主蒸气温度和压力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调节主蒸气压力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吸收烟气余热,但受材料耐压极限所制约,因而本文在S-CO_2再压缩/再热循环基础上,引入烟气冷却器,以解决烟气余热吸收问题,给出了烟气冷却器与热力系统间的最佳集成模式,所构建的燃煤发电系统热效率达50.82%,锅炉效率达94.43%.本文为发展S-CO_2燃煤发电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