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6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647篇
系统科学   295篇
丛书文集   1403篇
教育与普及   7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25篇
现状及发展   293篇
综合类   3531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718篇
  2014年   2523篇
  2013年   1838篇
  2012年   2818篇
  2011年   2874篇
  2010年   2547篇
  2009年   3319篇
  2008年   3142篇
  2007年   2918篇
  2006年   2528篇
  2005年   2352篇
  2004年   1769篇
  2003年   1425篇
  2002年   898篇
  2001年   932篇
  2000年   740篇
  1999年   633篇
  1998年   499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476篇
  1995年   450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470篇
  1990年   462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是内外联动、互相呼应的问题。总结了科技强国的文化科技创新之路,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探讨了中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实路径。分析表明,文化需求与创意引导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创新。设计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整合与提升。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力求进一步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研深,将现实路径夯实。  相似文献   
992.
技术预见与创新发展在战略规划、网络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关联性。技术预见在企业层面上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提供保证;在区域层面上,可以有效引导区域产业的创新方向,实现区域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利方式,促使创新主体的衔接与合作、创新网络的整合与集成。  相似文献   
993.
通过选取2009—2016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混合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SLS与OLS回归,解决内生性问题、进行均值差异T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实证得到:研发初期的薪酬激励可以促进高管进行研发投入,而在国有企业里这种影响更大;企业研发投入的加大,增强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这种效果在民营企业、国有非高新技术产业与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里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是由资源投入、主体结构、支撑要素、输出效率四个方面构成的具体程序与制度集合。建立了测度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分析了江苏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演化趋势。计算结果显示,对江苏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影响最大的是主体结构和输出效率,其次为资源投入和演变路径,最后是支撑要素和产学研合作。但是,由于存在体制离散、利益博弈、路径依赖、迎合创新等原因,江苏构建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呈现出弱化的特征事实。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出江苏应构建以主体结构、激励系统、支撑系统、资源配置、输出保障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科技创新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95.
运用AHP-DEA-Malmquist模型对2004—2015年广东省及21个地级市的科技金融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11年来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呈现w型,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的整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珠三角地区的中观层面的投入力度和宏观层面的市场环境优势;且珠三角地区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得益于微观层面上公司内部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引入Malmquist指数动态实证分析之后,结果显示广东省科技企业近几年通过对技术投入的加大,技术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6.
构建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减弱不确定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测算结果的精确度,将灰色理论与DEA模型相结合,运用灰色DEA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2011—2015年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科技创新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开封等6地市的效率达到相对最优,其他各地市均存在资源闲置和产出不足情况.根据测算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创新氛围,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科技创新链和创新成果产业链有效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市场的核心在企业,企业的核心在企业家。企业家对于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创新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基于中国境内上市公司企业家的背景特征数据和相应公司的创新投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学历与企业创新投入呈倒U型关系,任职时间与企业创新投入呈U型关系,持股情况与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家股权激励;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学历至本科或硕士;科学设置任职时间。  相似文献   
998.
李燕  张骊 《科技与经济》2018,31(5):66-70
RD投入作为衡量科技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支撑科技竞争力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反应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科技实力。通过横向、纵向两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2011—2016年珠江三角9个城市RD经费投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用回归模型对珠三角2018—2025年RD经费投入趋势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珠三角9市RD经费投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利用2007—2016年山东17地市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山东各地市之间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空间溢出效应上表现为负;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开放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作用;物质资本存量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而宏观调控与银行集中度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对甘肃省2013年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指标: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RD活动机构、知识与信息、技术市场、年度科技计划、科技成果、科技论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对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区域科技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