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从分析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入手,提出了用疏肝解毒法治疗病毒性肝炎,并以实例证明此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及其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HPLC法测定小儿清热解毒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控制小儿清热解毒液质量,建立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用C_(18)ODS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10.5:2.5:87),醋酸调pH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25nm。结果:HPLC法绿原酸标准品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达99.08%,相对标准差RSD=1.09%。结论:HPLC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小儿清热解毒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3.
金银花木犀草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待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目前做针剂使用的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含量测定主要控制金银花中绿原酸,但是金银花中还含有另一有效成分为木犀草苷.  相似文献   
24.
梁会  傅登茂 《遵义科技》2010,38(4):30-31
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又名护生草、地菜、饺子菜等。其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铁、钙等。质地鲜嫩、风味独特、清香甘甜,可炒食、做汤、作馅、凉拌等。全株可入药,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清热解毒、平肝养阴的功能。是一种典型的营养保健蔬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营养保健型蔬菜己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5.
罗茂权 《遵义科技》2010,38(4):32-33
葛根为豆科藤本植物,全身是宝,以块根为主要食用器官。葛根营养价值较高,素有“江南人参”的美称,易于储藏加工,可制成葛粉、葛干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降压降脂、滋身美容、解酒等功效,对口腔溃疡、咽喉炎、疱疹、疮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6.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热解毒片中的金银花、栀子及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276nm.鉴别项下薄层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在进样浓度30.6~81.6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34%,RSD=1.83%.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热解毒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7.
饶先华 《科学之友》2007,(8A):78-78
天气炎热,暑气难耐,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大喝绿豆汤、凉茶。这些解暑饮品的作用一般是清热解毒、去湿生津、清火及明目等。但不少人对它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相似文献   
28.
江玲 《河南科技》2007,(12):23-23
射干别名金扁担、蝴蝶花、萱花,为鸢尾科草本植物,多以野生为主,具有清热解毒.降气祛痰、散血消肿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流感。射干不但可以入药,而且还是名贵花卉,是外贸出口产品。近年由于采挖过度,致使资源日渐紧缺。因此,发展射干栽培不失为农家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门路。  相似文献   
29.
大黄传统功效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的传统功效涉及到现代医学科学消化系统、精神系统、代谢系统和抗微生物感染等多个方面。现代科学研究业已证实大黄对上述系统的活性作用。1消化系统1.1泻下作用中医临床大黄用于实热积滞引起的便秘腹痛。泻下作用是西方医学使用大黄的主要功用。早在1899年瑞士人Tschirch宣布大黄泻下活性成分是双甲氧基蒽醌(doxymethylantraquinone)。1911年FrankTutin等人发现非甙性树脂和蒽甙混合物具有泻下活性。1947年J.W.Fairbairn用楼氏小鼠法(1953年正式发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