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对于TritonX-100体系,直链一元酸的加入均使其浊点下降,且影响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增加。直链二元酸的TritonX-100浊点的影响小于直链一元酸,当碳原子数nc〈6时,浊点略有升高;nc≥时,浊点下降,直链酸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影响与其对胶束束缚因子f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62.
正丙醇与水完全互溶,但在AEO9胶束溶液体系中,正丙醇一部分存在于水连续相中,另一部分被吸附在胶束界面,或定位于胶束的栅栏层中与AEO9形成膜相。荧光测定表明,结合常数KMW和正丙醇在连续相与胶束相中的分配系数PMW随正丙醇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被吸附于胶束界面、或定位于胶束栅栏层中的正丙醇分子数,在AEO9的一定含量下,随着正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确定正丙醇含量下,随AEO9浓度的增加,被附  相似文献   
563.
乙醇对SDS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胶束聚集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导法分别测定了在有、无盐酸存在下乙醇对SDS胶束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采用荧光法测定了乙醇对SDS胶束聚集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4.
杨荣杰 《科学通报》1989,34(11):828-828
嵌段共聚物分子存在分子内相分离。如分子处于选择性溶剂中,不溶解的嵌段会收缩、聚集形成胶束。目前研究者对这种类型的胶束现象的兴趣集中在研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温度CMT,胶束内聚集的共聚物分子数目N_m,胶束尺寸及建立理论模型等  相似文献   
565.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联接基团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链越长,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和尾链的对称性无关、不同分子间的交换能通过对有效交换能的影响来改变溶液的CMC值。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自聚集生长成胶束,胶束的聚集数和分子本身的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566.
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氧化乐果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缓冲液pH、缓冲液浓度、SDS浓度和分离电压对氧化乐果测定的影响。在pH 7.5、20 mmol/L NaH2PO4-Na2HPO4缓冲液、30mmol/L SDS2、54 nm、25 kV下,氧化乐果的测定最佳.毛细管电泳仪测定氧化乐果的检测限为0.2μg/mL,线性范围为0.5~150μg/mL,相对标准误差RSD<3%。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在91.6%~101.2%.该方法应用于土壤中氧化乐果含量的测定,具有高效、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67.
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和测定雌三醇、炔诺酮、睾酮、雌酮、雌二醇、炔雌醇、黄体酮性激素,考察各种操作参数及有机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各组分在7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检出限1.0~4.5 m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91.5~106.3 mg/L,相对标准偏差4.7%~5.3%.该方法简便、快速,已成功用于炔诺酮片和鹿鞭提取液中性激素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568.
利用表面活性剂乳液自组装产生模板,以磺基水杨酸为掺杂剂,苯胺(ANI)为油相,稀土(Ce-Pr)离子水溶液为水相,形成反胶束微乳液,使稀土粒子均匀分散于油相中,成为热力学稳定的乳液体系,将该乳液插层于有机蒙脱土(MMT)的片层间,加入引发剂单体直接进行原位聚合,即制得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TG-DT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反胶束法制备出热稳定性良好的新型PANI/Ce(OH)3-Pr2O3/MMT纳米复合材料,该法可以用于三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569.
为了理解胶束向细胞输送药物过程中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别是两者融合的过程,使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双亲性两嵌段共聚物膜与共聚物胶束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胶束与共聚物膜之间的距离、组成胶束的聚合物的数目等因素会强烈影响两者的融合.对于不同大小的胶束,其与共聚物膜融合的可能性会随着初始间距的变化而呈现出复杂的变化.结果表明:胶束的大小可以对其药物输运的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70.
利用PLGA-PEG嵌段聚合物的两亲性质制备了3种不同PEG分子量的内部包载药物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胶束APRPG-PEG-M。通过对制剂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及载药量等方面的考察,确定处方和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制剂学性质。制备的靶向胶束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径109.7~119.9nm、包封率89.2%~91.5%,在体外释药试验中48h累积释放量为47.8%~60.0%,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效果。制备的紫杉醇靶向胶束在体外对药物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