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1.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水杨酸铵水溶液的流变性能.在0.6-15%(w%)的浓度范围内,体系中生成短棒状胶束,在低浓度时(0.4%-3%)体系呈现胶冻状外观。高于3%以后体系符合Maxwell流体行为,具有单一结构松弛时间.凝胶和Maxwell样的流体行为是因为体系中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这种结构是由短棒状胶束之间以及水杨酸根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构成.体系的高黏度来自于短棒状胶束之间的链接而不是缠结的长胶束.  相似文献   
512.
应用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无量纲参数法,在25和下3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研究了表面活性剂SDS和CTAB对苯甲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SDS胶束对反应有禁阻作用,CTAB胶束对反应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513.
王来锋 《山东科学》1991,4(2):52-55,64
本文从醇对活性剂临界度束浓度的影响研究了醇浓度与醇分配系数的关系,利用荧光探测试研究了醇的增溶所引起的胶束内部环境的变化,并对醇分配系数不同测定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证明,胶束中醇的增溶对醇的分配系数有很大的影响,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可相差4倍以上。  相似文献   
514.
采用浊度滴定法、电泳光散射光和动态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聚苯烯磺酸钠(NaPSS)和N-N-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铵(DMDAO)胶束的相互作用,浊工滴定结果表明:在临界胶束质子化程度为βc时,NaPSS与DMDAO胶束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可溶络合物,此βc对应于介胶束表面电荷密度σc,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在不同离子强度下,DMDAO分别形成了球状和棒状胶束,采用与之对应的模型,计算了临界结合时的胶束表面电荷密度,随着离子强度增加,σc增加,表明相互作用随屏蔽效应增大而减弱,电泳光散射结果也证实了相互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515.
PEG/磷酸盐双水相系统及BSA在其中的分配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PEG/磷酸盐双水相系统为研究对象,成功地制作了PEG6,000./磷酸盐和PEG10,000/磷酸盐两个双水相系统的相图,初步探讨了5种不同组成的PEG6,000/磷酸盐双水相系统相分离过程的一般规律,然后以BSA在PEG6,000/磷酸盐双水相系统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及其下相分配率为目标,研究了双水相系数成相浓度、外加盐NaCl、BSA起始浓度等对BSA在双水相系统中分配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16.
添加物对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导法测定了微量酯类、醇类和高聚物添加剂对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并讨论了CMC改变的原因。对表面活性的复配体系,计算了相互作用参数βm和胶束相中的组分摩尔分数x1^m。结果表明:在复配体系的胶束相中,CMC小的组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当相互作用参数βm〈0时,CMC对理想体系的计算值有负偏差。  相似文献   
517.
518.
Recent Advances in Protein Extraction and Chiral Separation of Blomolecu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verse micelles create unique environment in organic media. They are capable of solubilizing hydrophilic biomolecules (e.g., proteins, peptides, amino acids, and DNAs) in their aqueous interior. This feature brings about the practical use of biomaterials in organic media because reverse micelles solubilize them with the intrinsic activity.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recent two topics concerning protein extraction and chiral separation of biomolecules using liquid membranes. In the first topic, we present recent attempts to extract proteins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into isooctane using reverse micelles, and some important operational parameters to achieve an efficient protein transfer are discussed. Furthermore, novel function of reverse micelles as a protein activation medium is introduced. In the reverse micellar phase, denatured proteins were completely reactivated in the reverse micellar solution. The reverse micellar technique is found to be a useful tool not only for protein separation but also for protein refolding.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a cyclic ligand carixarene has an extraction ability to set up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rotein transfer. In the second topic, we have found that a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SLM) encapsulating enzymes shows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enantioselective excess value is over 96%) in the transport of racemic pharmaceutical compound ibuprofen. A different experimen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α-chymotrypsin-catalyzed reactions droved the enantioselective transport of L-phenylalanine based on the enantioselectivity of the enzyme. The SLM encapsulating the surfactant-enzyme complex enabled the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separation of racemic mixtures. It can be envisioned that arrangement of appropriate enzymes in the SLM system will allow enantioselective separation of various useful organic compounds.  相似文献   
519.
王莹  王占华  张俊虎  张恺  杨柏 《科学通报》2006,51(14):1729-1731
分别在水和乙醇溶液中制备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MA-b-PLDMA)的胶束. 因为共聚物的亲水链段含有金属铅离子, 所以通过与硫化氢气体的反应在共聚物胶束溶液中原位制备了PbS半导体纳米粒子与共聚物胶束复合的杂化微粒. 实验中通过调节胶束的自组装形态、共聚物胶束的溶液性质及硫化氢通入量来调节复合在胶束中的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形态, 这为调节半导体纳米粒子自身的特殊性质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0.
N-月桂酰肌氨酸钠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月桂酸和肌氨酸钠为原料合成了N -月桂酰肌氨酸钠,讨论了肌氨酸钠浓度、溶液pH值、溶剂、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肌氨酸钠浓度、pH值、肌氨酸钠溶液与有机溶剂体积之比、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较大,产品的收率可达83. 13%,纯度可达96%以上.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其谱图与N 月桂酰肌氨酸钠标准谱图一致.测定了N- 月桂酰肌氨酸钠在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得到其临界胶束浓度为8. 71×10-4 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