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0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885篇
系统科学   478篇
丛书文集   1086篇
教育与普及   6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5篇
现状及发展   147篇
综合类   23874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692篇
  2014年   1214篇
  2013年   1132篇
  2012年   1366篇
  2011年   1476篇
  2010年   1337篇
  2009年   1529篇
  2008年   1629篇
  2007年   1400篇
  2006年   1115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908篇
  2002年   814篇
  2001年   907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552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51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22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0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基于水动力模型的船舶航态的模拟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船舶运动动态平衡原理,采用源汇法建立了在不同浪向下船舶横向运动的不动力模型,根据给定的船舶参数,用STF切片法计算了船体的水动力系数和波浪扰动力(矩),并存入数据库。提出了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船舶运动水动力模型的线性微分方程组,以获得船舶随时间变化的各自由度运动幅值。提出并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三维模拟仿真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创建了天空和海面波浪等三维虚拟场景,实现了具有真实感的、随时间变化的三维船舶航态(横摇、摇艏、横荡)在该场景中的实时动态仿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2.
脉冲梯度场自旋回波NMR和TEM研究微乳液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辛烷对CTAB/1-丁醇/水表面活性剂体系相态的影响, 随着辛烷浓度的增加, 液晶相变得不稳定, 当辛烷浓度大于10%以后, 液晶相消失, 得到从水顶角到油顶角的连续单相微乳液区, 而当辛烷浓度高于50%时, 则只在油顶角存在透明的微乳液区. 当辛烷的浓度为10%时, 其单相微乳液区的面积最大, 并通过电导测量、自扩散系数测试和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 研究了该微乳液区域的微观结构, 发现随水含量的增加, 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由W/O液滴结构经过双连续结构连续变化为O/W液滴结构. 同时, 还发现水在油相中较高的溶解度(13%~18.5%)导致水包油(O/W)微乳液中水的自扩散系数增高((1~6)×10-10 m2·s-1), 而辛烷插入表面活性剂的烷烃链之间造成辛烷的自扩散系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933.
以混合非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中孔MCM-48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伟  姚建东  黄茜丹  李全芝 《科学通报》2001,46(13):1089-1091
在水热体系中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对中孔分子筛MCM-48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发现利用较强的van der Waals力,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可以更大程度降低合成MCM-48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缩短合成时间且利于生成骨架交联度高的MCM-48。通过调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可以看到不同物相结构的中孔分子筛。当晶化温度高于140℃后,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会从胶束中分离出来,失去两亲特性,进而不利于胶体从层状中孔分子筛转化为微孔材料。  相似文献   
934.
水溶烃提供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因的新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读杰  李贤庆  唐友军 《科学通报》2001,46(23):2013-2016
应用油田水中的水溶烃对有争议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成因进行研究,从而为天然气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水溶烃样品的水溶烃组成中轻组分含量高,重质成分含量低,陕12井和陕78井地层水水溶烃中具有相对较高丰度的三环萜烷,三环萜烷/藿烷的比值分别达到1.48和0.36,孕甾烷和升孕甾烷丰富,藿烷/甾烷低,Pr/Ph低于2.0,反映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陕81井样品,三环萜烷和孕甾烷和升孕甾烷缺失,藿烷/甾烷高,Pr/Ph为3.27,主要反映出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陕37井和陕34井具有微量的三环萜烷,则可能为碳酸盐和陆源有机质混源特征,成熟度参数也同样支持上述推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的陕12井和陕78井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而以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为主的陕81井则成熟度最低,具有混源贡献的陕37和陕34井样品的成熟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35.
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及动力沉积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学法 《科学通报》2001,46(Z1):1-6
基于南黄海600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研究和对前人大量沉积学资料及水文学资料的分析, 阐述了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和动力沉积体系特征, 对存在广泛争议的泥质沉积物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南黄海陆架可分为弱动力(低能)沉积环境和强动力(高能)环境, 低能沉积环境进一步划分为气旋型和反气旋型涡旋两种环境;高能环境则分为高能沉积环境和高能侵蚀环境. 陆架低能环境发育了泥质沉积体系. 在南黄海中部, 受海域中尺度气旋型涡旋(冷涡)的控制, 发育了冷涡泥质沉积体系, 而在南黄海东南部受反气旋型涡旋(暖涡)控制则形成了反气旋型涡旋泥质沉积体系(暖涡沉积). 二者在粒度、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和矿物学特征上有明显区别. 陆架高能沉积环境发育了砂质沉积, 集中分布在南黄海的西部、南部及东北部海区, 在高能侵蚀环境区分布着大量砂岩砾石. 高能沉积环境中原有的细粒物质(黏土、细粉砂等)逐渐被悬浮、搬运至低能区沉积. 还建立了气旋型涡旋和反气旋型涡旋泥质沉积作用模式, 对南黄海泥质沉积体系的成因给出了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936.
在应力代数模型基础上引入密度状态方程建立了变密度的各向异性湍浮力射流模型,并给出了浮力系数的简单计算式.对存在密度差的射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轨迹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应用有限体积法对流动环境中不同喷角二维立面射流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涡心及分离点位置与喷角关系的结果分析表明喷角为90°时回流区域最大.提出了面积湍动能kA概念,以此分析了流体间的掺混强度与喷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喷角为90°时最有利于射流水体与环境水体间的掺混.  相似文献   
937.
核筒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层剪切模型,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单段核筒悬挂减振控制结构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时程分析评价了结构的减振性能,应用复模态叠加法对结构的响应进行了频域分析,以主体核筒顶点位移和悬挂楼面层间位移响应为优化目标,对悬挂楼面的侧移刚度、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侧移刚度和阻尼器刚度使得核筒位移响应最小,存在较优的阻尼器阻尼系数可同时有效抑制核筒和悬挂楼面的响应,所以通过合理设置结构参数能够显著减小核筒悬挂减振结构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938.
邵建华  申永康 《江西科学》2006,24(4):181-183,212
首先建立了钢框架-支撑结构杆系-层模型理论的动力特性分析简化模型,提出基于该模型的剪切型和弯剪型结构体系固有频率与基本周期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其2种实用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本文计算结果与ANSYS分析结果、美国UBC计算结果对照分析,对影响该结构体系固有频率与基本周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39.
袁吉仁  邓新华 《江西科学》2006,24(3):294-295
采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新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0.
基于PEMS的混合动力客车排放和油耗性能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中国城市客车行驶工况条件下,运用车栽排放测试技术(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简称PEMS)研究了某重型混合动力客车在怠速运转时采取停机和不停机两种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实际排放因子和燃油消耗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停机模式比不停机模式可提高该车燃油经济性4.6%,但CO排放因子却增加了53.6%;怠速不停机时,HC+NOx排放增加20.6%.同时说明对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油耗和排放,特别是排放的评价,应当采取基于整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