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3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53篇
教育与普及   2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664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碳酸酐酶在四氧化三铁上固定化及其性能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利用共价结合和交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固定化碳酸酐酶(CA),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CA最佳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到66.90%,且其pH值稳定性、操作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游离酶,该固定化酶经5次催化水解底物后仍能保持62.58%的相对酶活.  相似文献   
992.
分段进水对生物转盘厌氧氨氧化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生物转盘反应器中研究了分段进水对厌氧氨氧化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当采用单点进水时,进水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至300mg/L时,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同时降低到70%左右,表明了较高的亚硝酸盐氮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当采用分段进水时,生物转盘的面积去除负荷由11.5提高到17g N/(m2d),系统脱氮能力提高了47.8%;对沿程盘片上生物膜厚度测定结果表明,生物量增加是系统脱氮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明动态氧化条件下含钛高炉熔渣中金属铁的聚集、长大及沉降行为,通过高温氧化实验研究氧化时间、空气搅拌强度和纯氧氧化对金属铁沉降的影响.此外,还研究动态氧化过程中熔渣的温度与黏度变化情况,计算金属铁在熔渣中的沉降速度.实验室与1200 kg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向熔渣鼓入氧化性气体,低价钛化合物减少,熔渣温度升高,黏度减低,促进金属铁聚集、长大和沉降分离.氧化时间过长,熔渣中(FeO)与低价钛化合物基本消失,金属铁回收率下降.氧化终点的判断应以保留一定含量(FeO)与低价钛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研究黑蒜多酚体内抗氧化功能。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将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黑蒜多酚量组,以2.04,4.10,12.25g/(kg·bw)剂量连续灌胃30d后,取血。并制造溴代苯油灌胃氧化损伤模型,取黑蒜受试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分别测定造模损伤前血液及造模损伤后肝脏组织中的过氧化脂质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总抗氧能力活性。结果表明,随黑蒜多酚粗提物剂量增加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提高SOD、GSH-Px、T-AOC活力。根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判定标准,认为黑蒜多酚粗提物具有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95.
以中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氧化,碱溶酸沉法提纯制备易溶于碱性水溶液的水溶性沥青。以水溶性沥青收率及红外光谱峰强度为指标考察了氧化温度、反应时间、混酸比、液料比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温煤焦油沥青在氧化温度40℃,反应时间5 h,混酸比(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7:3,料液比1 g:20 m L,得到116%产率的水溶性沥青。  相似文献   
996.
光学活性的环氧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可以使潜手性的烯烃转化为带有手性碳的环氧化合物,这个反应在医药、农药、香料等合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机小分子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是一种高效,绿色的光学活性环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该类反应主要是通过手性酮和手性亚胺盐来催化实现的.文章介绍了该类反应的催化机理,并概述了这两类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7.
以莰烯为原料,经环氧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乙酸(α-烷基-3-3-二甲基-2-降冰片烷甲基)酯(烷基为Me, Et, n-Pr, i-Pr, n-Bu, i-Bu, s-Bu, n-Am, i-Am)共9个新化合物,通过波谱及色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及含量。  相似文献   
998.
马铃薯淀粉渣制取草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采用水解一氧化的方法制取草酸的最佳反应条件:当用硫酸浸泡4h,硝酸/淀粉渣质量比为2.37—2.45,氧化反应温度65-75℃,反应时间5—6h,草酸二水合物收率>65%。该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9.
纳米晶LaCoO3和La1—xSrxCoO3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发现以Na2CO3-NaOH为沉淀剂,结合超临界干燥法,是合成纳米晶LaCoO3及La1-xSrxCoCO3(其中x≤0.3)的有效途径。以此法可制得平均粒径约15nm的LaCO3和平均粒径约35nm的La0.8Sr0.2CoO3.LaCoO3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随粒径的减小明显提高,纳米晶LaCoO3中镧被锶部分取代可显著提高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报道了用二乙酰氧基碘苯氧化四苯基卟啉和四苯基二氢卟吩混合物纯化制备四苯基卟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得到的四苯基卟啉比一般文献方法的纯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