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4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5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3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是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Maxent模型预测浙江楠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2070年4个历史时期的潜在分布区,分析浙江楠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布格局,并评估了不同气候因子对其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Maxent模型模拟现代分布区准确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达0.996。高度适生区包括浙江省与福建省交汇的武夷山、仙霞岭、浙江东南部的洞宫山、雁荡山等较高海拔山地地带,中度适生区位于幕阜山、罗霄山、怀玉山、武夷山、黄山、天目山、会稽山、雁荡山、洞宫山等低海拔丘陵地区。末次盛冰期浙江楠潜在分布区位于东海大陆架内; 全新世中期分布区与现代相似,但面积更大,向低海拔地区延伸; 2070年潜在分布区有北扩东进的趋势。Jackknife检验表明,影响浙江楠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有最干季降水量、最冷季降水量和最干季均温。  相似文献   
992.
刘焰  苑婷媛  伍连东 《自然杂志》2016,38(6):429-435
西藏松多榴辉岩系典型的古洋壳俯冲产物。通过岩相学观察与热力学计算,证实了西藏古洋壳俯冲时经历了还原反应,俯冲洋壳中Fe3+和S6+等物质被还原成Fe2+和S2-,在俯冲通道内释放出富含CO2和H2S的流体。后者因密度低,从俯冲通道上升至岛弧火山之下的岩浆房中,最终通过火山喷发的方式排放至大气圈。因此认为,深俯冲的印度洋洋壳在地球深部也经历了相似的还原反应,将俯冲洋壳表层的硫酸盐转变为含硫流体,再通过坦博拉火山喷发的方式释放出来。现今洋壳持续俯冲,地球深部的还原反应持续进行,新生成的含硫流体正源源不断地汇聚于岛弧火山之下的岩浆房之中,因此,未来坦博拉式火山爆发是大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993.
一个在某时期非常先进、繁荣的文明为什么会突然神秘消失了呢?是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还是外族入侵使其毁灭?1、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从古代城镇遗迹摩亨约达罗可以看出,这里设施完善,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卫生系统"。而且有证据表明,这里的数学、工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雾霾天气成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981年至2010年,霾天气出现频率是冬半年明显多于夏半年,冬半年中的冬季霾目数占全年的比例为42.3%。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洞庭湖城陵矶站1991-2019年月平均水温和气温的同步资料,基于线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气温与水温的年内变化、年际变化趋势及周期性特征,并探讨水温变化对气温、降水和风速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温与气温的年内变化规律相似,1-8月为升温期,9-12月为降温期;近29年,洞庭湖年平均水温和气...  相似文献   
996.
陈文刚  常喜建  胡扬  李伟  郝丹 《河南科技》2013,(10):176-177
我国河流分布广泛,大部分人生活在流域之中,流域中水循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互相作用。而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可以更加明确流域水循环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加以改善、调节更好地指导人类生产生活。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主要国内)前人研究的的内容方法,着重在地表水与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摘要:根据对长江三角洲南翼第四纪沉积物的磁化率、粒度、地球化学元素、色度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试图重建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序列,可划分为五个冷暖旋回阶段:1)10.4~8.8kaBP末次冰期结束快速升温的早全新世;2)8.8~5.4kaBP温暖湿润的早中全新世;3)5.4~2.8kaBP频繁波动相对趋冷的中晚全新世;4)2.8~1.2kaBP气候有所回暖的晚全新世;5)1.2~O.4kaBP,气候快速变冷期。在此基础上,与中国西北及其他地区全新世研究成果对比分析,旨在说明长三角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98.
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西北地区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现状与规律, 基于家庭生活碳排放相关数据的调查, 综合利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对西北地区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 研究发现: 西北地区人均生活碳排放只有2.05 tCO2/(人 年); 生活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煤炭、电力和食品消费, 化石燃料消费所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占39.29%, 电力等家庭消费活动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占60.71%; 生活碳排放主要受地理环境、家庭规模、经济收入、年龄结构等因素影响, 不同省区和城乡人口之间的排放量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冬季降水和极端降水对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奇  敖娟 《科学通报》2013,58(8):674-679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近50年来冬季(12~2月)降水和极端降水在年代际尺度上对区域尺度增暖的响应. 结果发现, 随着中国区域冬季温度的升高, 中国区域的冬季降水和极端降水均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 而且伴随着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突变, 降水和极端降水也都在同时发生突变. 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区域冬季气温每增加1℃, 降水和极端降水的增加百分率分别达到9.7%和22.6%. 该增加幅度, 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说明中国区域冬季降水和极端降水对变暖的响应更加敏感, 也进一步凸现了开展降水对增暖的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性. 此外, 极端降水的增幅高于非极端降水的增幅, 说明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区域冬季降水将更多以极端降水的形式出现, 这可能是近期中国多个地区冬季屡屡出现破纪录降雪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陈建民  李想 《自然杂志》2013,35(5):332-336
雾污染是当前有害的天气现象之一。阐述了雾的发生与观测方法,并分析了当前雾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了雾污染的形成机制与雾过程中的污染物大气化学行为。最后分析了雾研究的难点及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