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人类泛化的共性和各民族化的个性也反映到了语言之中,英汉习语中的比喻存在着相同、相似及相异的情况。本对英汉习语比喻中的喻体进行对比,并透过现象研究其深层的化差异,以探求跨化现象在外语教学及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文本模式 ,是基于类似联想的心理机制。这种修辞文本的建构 ,是表达者通过类似联想将本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有机地搭挂起来 ,以此丰富所叙写对象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新颖性和拓延性 ,有利于接受者对表达者所叙写对象内容的实质和深刻内涵的把握。同时 ,接受者通过文本解读 ,运用再造性想象 ,可以在大脑内复现出表达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与形象 ,从而获得一种解读的快慰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3.
众多陶瓷绘画运用了比喻手法,并且还表现出其运用比喻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方面的多样类别。研究这类艺术现象,可以认识其规律,以之促进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94.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其成功不仅在于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的语言。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是老舍先生在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内心基础上的匠心独用,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大特点——实而不华,华而不虚,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色——乡土情结,俗而不俗。  相似文献   
95.
《科学24小时》2014,(2):42-43
<正>丰田汽车公司新推出一款三轮的无方向盘式概念车,据称能读取驾驶者的情绪,而且操作过程更像是"骑车"而不是"开车"。被丰田公司称为"FV2"的这款三轮汽车,看起来就像是一辆流线形的三轮摩托车。这款汽车设计的宗旨是使它成为人们驾驶的搭档,而不仅仅是从此处前往彼处的运输工具。丰田公司将它与使用者的关系比喻成骑手和马匹。驾驶者可以站在车上,利用身体动作进行操纵,而不是用方向盘。  相似文献   
96.
人们对比喻和夸张的理解一般都囿于传统的认识,认为二者毫不相干。比喻跟夸张之间事实上存在着联系:喻体是相对于本体更为典型的事物,实质上起着放大本体相似点的作用,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夸张;间接夸张要通过比喻、比拟等修辞方式来实现,部分夸张中兼含有比喻。但作为修辞学上的两种辞格,比喻跟夸张又存在着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97.
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动物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中,通过明喻、暗喻及借喻等比喻修辞手段,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运用,因而也受到众多莎剧研究者的关注。《麦克白》是莎剧中充分运用动物意象构造故事的一个典型。英汉文化中很多动物在喻意上差异较大,故在从事莎剧中动物文化词的翻译时要充分注意到同一动物文化词在两种文化中的涵义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98.
填字游戏     
《奇闻怪事》2012,(10):32
横向:1.我国著名相声大师,代表作品有相声《吃元宵》《卖挂票》等。2.一种四人骨牌游戏。3.萧亚轩演唱的歌曲。4.成语,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5.指电影拍摄部分已经完成。6.孙茜、丛珊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99.
《文心雕龙》中比喻的作用、类型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语言表达中,运用比喻是司空见惯的。刘勰对比喻的运用则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比喻在《文心雕龙》中的主要作用是: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理论主张,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分析、评述《文心雕龙》中比喻运用的类型,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及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简述刘勰在古代文论写作史上运用比喻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运用马列主义美学原理,初步探索曲靖谚语的形式美。指出均衡、变化、联系是谚语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