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17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阐述了植被修复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在矿区的应用现状,提出植被修复技术在矿区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建议:矿区植被修复应综合采取工程手段以蓄水固沙(或固土),生物治理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及地表植被,农业措施以造林、种果和农作,从而改善矿场土壤结构和质地;再筛选耐性或抗性高的植物(先锋植物),在先锋植物生长的基础上建立次生植物群落(伴生植物、优势种群、亚优势种群),再造生态景观,使矿区逐步恢复为林地、果园和耕地.  相似文献   
62.
昆嵛山区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原生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但原生植被受到很大破坏,现已形成天然次生林.通过对昆嵛山泰礴顶森林植被的次生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初步分析了植被的林分组成及结构,以期对山东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相关理论指导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3.
黄丘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粒分形特征及抗蚀性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抗蚀性能产生的影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变化规律,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及土壤抗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结构体破坏率和MW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可蚀性K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孔隙度、有机碳、有效氮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全钾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与全磷和速效磷相关性较小。说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抵抗侵蚀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4.
深圳围岭公园植被类型及主要植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深圳围岭公园的实地调查,认为深圳市围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其原始植被已基本被破坏.目前其现有植被可分为南亚热带次生人工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主要植物群落有南亚热带常绿灌木林、台湾相思林、马占相思林和桉树林等.对围岭公园植被、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等进行分析,进一步与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比较,结果表明围岭公园的次生人工林种类组成简单、种类较少,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其优势种突出,优势种群多数处于一、二、三级立木阶段.  相似文献   
65.
该文建立了曲线坐标系下考虑植被影响的三维k-ε-Ap固液两相双流体湍流模型,模拟弯曲渠道内布置水生植被后水流和泥沙的运动结构以及弯道内的河床变形.通过模拟试验室60°弯道内流经植被的水流流速平面结构和断面分布,验证了模型中液相模块的准确性.通过模拟60°弯道内不同植被布置情况对水流泥沙运动和床面变形的影响,验证了模型中床面变形模块的准确性.数值结果较好地再现了试验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弯道内布置植被改变了水流流速分布,植被覆盖区域的水流流速明显降低,泥沙运动减弱;非植被覆盖区域的水流流速增大,泥沙运动加剧;合理布置植被可以减缓弯道凹岸的泥沙侵蚀;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之间的比较表明三维k-ε-Ap固液两相双流体湍流模型处理推移质运动的方法比三维单流体模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6.
西北地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净第一性生产力与全球碳平衡和碳扰动、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有密切关系,成为表征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以西北地区211个气象站降水和/>0℃积温的30年观测数据为基础,以GIS为技术支撑,利用统计方程实现两大环境变量的空间化.联系植物生理生态学特点及水热平衡关系的综合模型对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现状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西北地区NPP分布在0.51~8.00 t/(hm2.a).其中:森林草原或草原NPP分布在4.68-8.00 t/(hm2-a);干草原NPP分布在2.18~4.68 t/(hm2.a);半荒漠、荒漠、沙漠或戈壁NPP分布在0.51~2.18 t/(hm2.a).  相似文献   
67.
适时精确的探测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是研究其起因、过程和效应的基础.本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对两景不同时期的影像(2003和2004年)进行一次性变化探测.并且输入层中增加了DEM和坡度两个额外"波段".在选取训练样区的过程中,共选取了82个亚类型,其中36个为植被变化亚类型,46个为无变化植被亚类型.NDVI差值法被用于探测变化和无变化的区域,该方法为获取精确的和足够的植被变化类型训练样区提供有效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探测变化技术所产生的植被变化图,其精度明显高于分类后比较法所产生的植被变化图精度.此外将DEM和坡度作为额外波段结合两景影像得的8个主成分作为输入层,能够有效的提高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进行山区植被变化探测精度.同时在选取训练样区的过程中,将各不同的变化和无变化的植被类型根据其不同的光谱特征分成不同的亚类型进行取样,对提高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进行山区植被变化探测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处理可以降低山区影像的地形效应.  相似文献   
68.
林窗植被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了自1945年Joner的开创性工作以来林窗植被的研究进展.扼要介绍了有关林窗环境、林窗形成、物种格局和边缘效应等问题.讨论了林窗促进森林群落正常更新,以及维持物种多样性的机制,并就林窗植被的动态特征及建立林窗模型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9.
公路建设对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因此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高速公路土质边坡生态防护为工程实例,介绍和分析了植被护坡的机理、方法及护坡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对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条件控制、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