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1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18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副作用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章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指出我国南方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由于追求经济发展而日益突出的四个主要生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2.
遥感专家分类系统在滇西北植被信息提取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取滇西北香格里拉县的大中甸乡作为试验区,基于GPS定位调查对试验区典型覆盖地物的遥感多光谱信息进行测定与分析理解,集成GIS功能进行地形模型的变量处理,利用ERDASIMAGINE遥感专家分类系统模块,探索对试验区主要植被类型进行智能提取的知识库设计与分类组织实施.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相对于仅仅基于遥感光谱信息的传统分类方法,由于专家系统技术可以组织多变量参与分类信息提取,并通过专家综合分析进行灵活多变的规则知识库设计,还可根据区域特征与环境资源管理需要对专家分类过程实行反复调试的功能,因此,专家系统技术在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云南山区植被信息提取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试验结果,可通过适当的规则修改调整,将有关技术方法应用推广到其它广大山区.  相似文献   
33.
报道了帽儿山地区野生药用植物773种,及该地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原植物,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及我省的药材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9次火警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着火地点与植物类型有密切的关系.纯针叶林及竹林容易引起山火.从生物防火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措施,调整现实林分结构,改变植被类型,能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福建海岛草丛植被的等级聚合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海岛草丛植被是海岛的重要资源,植被调查是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用等级聚合分类把福建海岛22个样地的草丛植被分为10个类型。揭示了按优势种划分的各个类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表明了群落样地中的种类组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等级聚合分类在草丛植被分类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特点,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植物亚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58.33%,温成分40.28%,地中海成分0.69%,中国特有成分0.69%,全世界分布的属有12属,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乔木占优势,革质叶最多,中型叶占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低海拔湿热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37.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从北向南大致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通过对华东地区自然地理成因、气候和土壤状况的介绍,从不同生境角度分析了华东地区原生植被类型、次生植被类型和人工栽培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38.
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区划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区划是遥感估产的基础,其目的是为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系统的设计提供合理的空间框架,为信息源和取像时间的确定及信息处理、作物识别、作物面积单产估算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是在中国小麦、水稻和玉米遥感估产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它汲取全国自然区划和农业区划的经验,参考作物区划的成果,根据遥感估产的要求,提出了在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区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需要考虑的依据,并对全国农作物  相似文献   
39.
中条山植被垂直带谱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根据现状植被的特点,对中条山植被垂直带谱进行了再分析,修正了以前垂直带划分方案中的错误,将垂直带划为:侧柏林带(500~1000m)——松栎林带(800~1500m)——栓皮栎林带(1400~2000m)——杨桦林带(1900~2200m)——山地草甸带(2100~2358m)。文中对各带的特征及利用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0.
绿洲外围地区是绿洲与荒漠相互转化活动程度最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而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景观状况的重要指标。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外围的荒漠植被正面临着农业开发和石油开采的双重影响,其荒漠植物群落总体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扰动的承受力差,属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在充分了解该区域植被生境现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其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