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1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18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贵州省粮食储藏地理区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贵州科学》1998,16(4):302-306
通过对贵州省气象特征的分析,尤其是对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主要环境因素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析,得出贵州省粮食储藏可划分为四个地理区域。依据各区域的储藏气候条件和主要粮食的储藏特点,提出相应的储藏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西植被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广西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宗明 《广西科学》1998,5(1):51-57
位于中国南部的广西,地层组成复杂,起源古老,地区差别大;多山,地形复杂,中部有特殊的的弧形山脉;热量和降水丰富且受地形影响大;成土母岩复杂,有地域性成土风化壳,由此,为广西创造了丰富而复杂的植被类型,使广西西南部成为中国特有现象中心之一,使广西产生具过渡性质的热带植被,形成东低西高的植被纬度地带格局,造成犬牙交错的水平分布现象,为广西保存了一批起源古老、残余的或孑遗的植被类型,并造就了广西特有的非地带性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3.
唐山城市防灾的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唐山市区曾发生过的地质灾害及其相关的活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和地貌条件,从城市建设和安全的角度进行唐山市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基本单元概念体系的指导下,以灾害系统基本单元为最小空间单位,选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水灾、旱灾、低温冷害、风雹灾及病虫害5种自然灾害,以民政部1978~1993年农业灾情统计数据为标准,并以综合农业灾情强度(16年年平均状况)为指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自下而上”逐级综合,提出了湖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区划方案,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分异的3个一级区及18个二级亚区.通过检验,分区方案合理,较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秦安大地湾高分辨率全新世植被演变与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主要根据孢粉分析结果,并结合磁化率,碳酸钙恢复了陇西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期间植被气候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全新世气候存在3个大的阶段,全新世早期气候以寒冷为主要特点,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测试并分析了羊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不退化,中(轻)度退化,重度退化)群落的近地面反射波谱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月际产草量的相关关系,由于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的优势生活型植物及其数量特征的差异,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彼此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表现为随着爱化强度的增加,各波段反映显著增大,在6月底,波谱特征的差异表现最为显著而在5月底,差异最不明显,在5月底和9月底,非重度退化各落产草量估测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万木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一处以常绿阔叶林为保护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60科580属1199种.区系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42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的29.0%,15.1%,13.0%和11.3%.植被类型多样,包括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灌草丛等4种类型.万木林另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亟需加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黔中退化喀斯特植被区,选择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地段建立径流场进行野外测定,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试验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0~15cm和15~30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及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相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为草本群落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乔林阶段,孔隙度为乔林阶段>灌丛灌木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土壤自然含水量呈规律性变化:乔林阶段和灌丛阶段自然含水量与草坡阶段之比,0~15cm土层中分别是1.39和1.07,15~30cm土层中分别是1.30、1.04;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非毛管持水率为乔林阶段>灌丛阶段>草坡阶段;土壤保土能力提高,相同土层深度、相同时段内,土粒的崩解速度为草坡阶段>灌丛阶段>乔林阶段。因此,退化植被恢复可显著提高其蓄水保土功能。  相似文献   
19.
泰国东北部柯叻府及邻区中-新生代木化石非常丰富并保存有完好的解剖构造,是探究热带植被历史、古气候演化以及古环境变迁等问题的重要实证材料.最近的野外调查和专题研究确认该地区中-新生代木化石11科19属约50个种或种级分类单元,分别隶属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分类群,其中有5科7属20种(包括未定种)为前人在泰国未曾报道的类型.当前木材化石群揭示出在中生代后期,泰国东北部热带针叶树植被以南洋杉科为主;在中新世-更新世时期,该地区主要发育落叶和常绿阔叶树植被,代表热带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仅就松嫩平原西南部,对以往的区划方案中把其归为半湿润地区有不同认识,并分别从区划原则、区划方法、区划指标上论述其应归属于半干旱地区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出了该区的土地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