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儒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核心,在历史上儒教作为一种探道、明道、悟道、传道的政治伦理体系,对教化高度重视。在教化方法上有言教、身教乃至“不言”而教等多种方式,但最有影响、最为有效的教化方式是通过文章来进行“传道”活动,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因此以文传道是儒教写作的一个宗旨,为了实现这一宗旨,历代儒家都以“文以载道”作为弘扬圣学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2.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中的"不自由",历来都被理解为柳宗元的行动受拘。考索"不自由"在古代典籍和《全唐诗》中的用法,可以发现此句实蕴含另一种意旨,即柳宗元的采蘋花相赠之欲,乃是缘春风(故人)之情而起。"不自由"乃情不由己、情不自禁之谓。  相似文献   
53.
邓爱华 《科技潮》2011,(5):24-25
说到再生水,普通读者对它既陌生又带有几分成见,可是在清河再生水厂,记者仿佛看到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眼前是一个注满再生水的鱼池,清冽见底的池水中,数百条红色、黄色、白色的金鱼往来嬉戏。谁会想到,这再生水的源头,竟是腥臭、刺鼻、泥汤样泛着白沫的下水道污水。  相似文献   
54.
本文首先分析了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论主张,如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文从字顺等的基本内涵,着重分析了这些文论主张在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促进了散文艺术的成熟;二是奠定了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基础;三是对语文教育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5.
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时期。唐代文学与佛教密不可分。唐代两位著名的诗人刘长卿和柳宗元都与佛教关系密切,其中与天台宗的渊源尤为突出。两位诗人同样博取功名,积极仕进,又同样几度迁谪,生活坎坷。两位诗人同样都与天台宗高僧往来交游,酬唱诗作,又同样将天台宗“无情有性”说巧妙地应用于诗文创作中。所不同的是,在思想上,刘长卿只将佛教作为“安史之乱”后感情的慰藉,对佛教义理缺少深入的理解;柳宗元则不仅对天台宗的教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引佛济儒,统合儒释,对儒释合流的新儒学具有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56.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遗集由患难与共的知己刘禹锡结集行于世.《重校添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是集诸家的注释与音辨,再经重新编校而成的精华汇聚之作.通过对版式、字体、印纸、刻工、避讳、钤印等资料的研究可证,它是一部南宋孝宗赵音(1163-1189)年间浙江地区刊刻的版本,曾经为明代大藏书家朱大韶所收藏.  相似文献   
57.
柳宗元与韩愈作为中唐时期的杰出文人,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较高成就,而且在经学方面也有特殊贡献。他们在经学方面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尊崇并学习经书、批判怀疑传统经学、经学与现实的关系及经学与佛学、子学的关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8.
朝鲜汉文学家柳梦寅在散文理论和创作上受到柳宗元的影响,其《送韩山郡守李子信序》与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即都是贬谪期间借赠别来讨论官民关系,表达自己的民本思想;都运用了比喻、对比手法力图表达得形象、明白。但艺术风格上又有显著不同,前者详尽、直率,后者简洁、委婉,前者在感情和气势上略胜一筹,后者在结构安排上稍显优势。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界、文学界关于柳宗元柳州诗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诗文意识形态、风格的变化及原因分析、诗文个体分析等几个方面,文章对此作了简要的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